【个股价值观】蓝思科技:玻璃盖板龙头动能充足,多元布局迎终端升级浪潮

来源:爱集微 #蓝思科技# #个股价值观#
8.1w

个股观点:

1、蓝思科技已经形成‘零部件+模组+整机组装’战略布局,结构件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品类,产能规模优势明显。

2、在业务推进过程中,蓝思科技对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新能源汽车新型超大尺寸玻璃、3D触控功能面板进行了新增产能投资,相关产能将在2024/2025年释放。

3、消费电子行业回暖,蓝思科技多元发展渐入佳境,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提升明显,资产负债率持续降低。

4、蓝思科技背板玻璃拥有多维度市场增量需求,在维持消费电子基本盘增长之外,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势必会保持增长,成为公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战略中的“一轮”。

今年以来,全球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呈现复苏态势,部分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市场需求回暖。根据IDC统计,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5%至2.85亿台,出货量前五的品牌为三星、苹果、小米、vivo和OPPO,分别增长0.7%、1.5%、27.4%、21.9%和1.8%。

其中,苹果自6月11日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推出“苹果智能”以来,苹果公司的人工智能平台“Apple Intelligence”就预期成为未来几年内推动产品迭代周期的重要驱动力,并将触发广泛的设备升级浪潮。

与此同时,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临近,A股苹果相关产业链标的受益情况也备受关注。过去十年,中国公司深度参与苹果产业链,舜宇光学科技(2382.HK)、立讯精密(002475.SZ)、蓝思科技(300433.SZ)、领益智造(601231.SH)、歌尔股份(002241.SZ)、高伟电子(1415.HK)等上市企业与苹果一同成长。

本期,我们将聚焦携手苹果合作十余年,参与了iPhone每一代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玻璃盖板龙头——蓝思科技,公司深耕“果链”成长动能充足,多元布局正迎来终端升级新浪潮。

深耕“果链”,切入车用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思科技”,证券代码:300433)2003年创办于深圳,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显示屏功能玻璃面板于一体的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功能视窗及外观防护零部件行业的领先企业,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和光伏领域分别搭建了稳定的国际供应链关系。

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蓝思科技香港持有公司股份56.28%,周群飞及其丈夫郑俊龙通过蓝思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和长沙群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上市公司62.1%的股权。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和经营方向的明确性都为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公开资料显示,蓝思科技在湖南长沙、浏阳、湘潭,广东东莞,江苏泰州、越南等地拥有研发生产基地,并在中国香港、韩国、美国等地均设有就近服务全球客户的办公驻点。

作为“果链”供应商,蓝思科技从2006年就协同苹果完成产品开发应用。在十余年的合作关系中,蓝思科技参与苹果每一款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包括为初代苹果iPhone生产玻璃防护屏,到为其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手表等多条产品线生产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等零配件,并于近两年再度为苹果提供智能头显Vision Pro显示玻璃面板。

2020年,蓝思科技耗资94亿收购了智能手机金属机壳厂商可胜科技与可利科技,由此获得了金属结构件供应能力,加深同苹果的供应关系。据悉,该两家公司主要为苹果产品代工的金属中框业务,也就是为iPhone、MacBook等产品做金属外壳等。而在今年苹果CEO库克的中国行中,蓝思科技是与其互动的三家中国供应商之一,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蓝思科技作为果链公司的身份。

在消费电子赛道之外,蓝思科技自2015年开始,又布局和拓展了智能汽车业务。围绕智能驾驶舱及周边结构件,公司研发、批量生产了包括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组件、B柱组件、车载装饰件、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如天幕、侧窗、挡风等)、反光镜、后视镜等产品,并积极探索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在光伏领域,蓝思科技于2021年10月成立蓝思新能源,切入新能源光伏领域,主要从事生产光伏玻璃原片、光伏玻璃加工设备、光伏玻璃加工品等业务。

目前,蓝思科技已经形成‘零部件+模组+整机组装’的新格局,领先于同业者的技术、专利和工艺资源储备、各种不同种类的精尖设备与制程经验的累积,是公司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垂直整合,公司已经具备ODM、模组、结构件生产制造能力,横向则覆盖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品类,产能规模优势明显。

相应的,公司也积累了一大批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质、稳定的国际知名品牌客户,如苹果、三星、H公司、小米、OPPO、vivo、荣耀、谷歌、Meta,特斯拉、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比亚迪等。值得提及的是,在2022年客户列举中,H公司排在OPPO、vivo之后,而这种排序变化或意味着,2023年,华为在其客户序列中的贡献度进一步加强。

蓝思科技2023年7月发布股票激励计划基于每年20%净利润以上的复合增长。公司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共计3097人授予限制性股票5315.99万股,约占激励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的1.07%,授予价格为6.34元/股。在业绩考核目标方面,以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基数,2023/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40%,对应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9.4/34.3亿元。

在业务推进过程中,蓝思科技对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新能源汽车新型超大尺寸玻璃、3D触控功能面板进行了新增产能投资,分别计入22.92亿元、35.31亿元(修订后)20.78亿元的投资规划。根据规划,智能穿戴和触控面板项目、3D触控功能面板项目将于2024年底达到预定生产状态,车载玻璃募投项目将于2025年底建设完成,随着募投项目的达产,将提高公司承接订单的能力,相关业务也将进一步放量。

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资产负债率持续优化

2019-2023年,蓝思科技营收规模持续增长,从302.58亿元增长至544.91亿元。2021年,受研发项目增加、供应链波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等综合因素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营业收入452.6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下滑57.72%至20.70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9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25%至24.48亿元,在当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总体需求同比有所下滑,使得公司经营业绩承压,在当期下半年,公司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业务,2022年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35.84亿元,同比增长59.41%,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上升至 7.67%;2023年消费电子行业回暖,多元发展渐入佳境,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再次实现双增,分别为544.91亿元、30.21亿元。

近几年,蓝思科技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总体呈现一个下滑趋势,这可能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在制造业中,这两项成本占总营业成本的比重较大;其次,随着行业内竞争的逐渐加剧,公司为了保证市场份额进而不得不降低了产品价格,同时仍在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这些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有影响毛利率表现;最后,公司正在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产品组合发生变化,这种转型也带来了毛利率的短期下降。

尽管毛利率有所下降,但蓝思科技通过有效的费用控制,仍保持了净利润的增长。2023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7%、4.67%、0.45% ;2024年一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2%、4.31%、0.25%,整体期间费用率有所降低,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3年,公司研发支出为23.17亿元,研发费用率为4.25%,在消费电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首创了多种专用设备、专有技术,研发了大量的玻璃、蓝宝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属等核心前沿制造技术,确保了公司技术优势不断扩大。

蓝思科技经营性现金流提升明显,资产负债率持续降低。2022年蓝思科技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91.81亿元,yoy+52%;2023年来,苹果在iPhone、VisionPro等产品的创新反馈良好,H、小米等厂商销量有所复苏,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仍然维持在93亿元。此外,公司稳健经营策略,积极降低财务杠杆,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已降至40%。

背板玻璃存在多维度增长需求

蓝思科技主营业务涉及中高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光伏等多个下游,目前已形成玻璃、蓝宝石、陶瓷、金属、塑胶等材质的多元矩阵,具有全面的ODM & OEM能力,实现了自动化率达到70%以上、良率99%以上的组装业界领先水平。

具体产品形态包括:

(1)玻璃前盖和后盖:公司视窗防护玻璃、后盖玻璃等系列产品具有质感轻薄、透明洁净、抗划伤、抗指纹等特性,通过双面AR工艺前盖透光率最高可达98%。公司防护玻璃产品主要分为中小尺寸、大尺寸不同规格,尺寸范围从3mm到2500mm,精度可达纳米级别。

(2)金属:公司金属材质加工能力较强,包括不锈钢、太空铝、镁铝合金、钛合金等多种新型复合材料;产品加工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加工精度可以稳定在0.01mm。

(3)蓝宝石:公司具备从长晶设备制造到切、抛、磨、成品一条龙研发、生产能力。公司生产的蓝宝石纯度达99.999%,莫氏硬度达到9,接近于钻石,其晶格结构决定了强度高、硬度大、超耐磨等特性,产品透光率>91%。

(4)精密陶瓷:公司掌握多种成型技术,同时提供多种表面处理工艺,具备硬度高、耐划伤、莫氏硬度达到9、耐高温、耐酸碱腐蚀、信号穿透性强、手感温润等优点。

(5)塑胶模具:公司成型设备为全球顶级注塑机,产品类型多样,可满足不同终端差异化需求。

(6)触控: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容式触控屏(GF/GFF/OGS/GG)、柔性触控技术、FILM SENSOR(10/10um Narrow Border)、高精度2.5D/3D 精密贴合工艺、全自动化技术和生产能力。

(7)生物识别:公司技术自主研发,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包括前置电容模组、后置电容模组、侧边电容模组、屏下光学模组等。

那么催化蓝思科技业绩不断地增长的主要契机仍主要来自有玻璃盖板的应用需求。

行业周知,玻璃盖板是消费电子的重要零部件,并且玻璃盖板单机价值量在持续提升。一块玻璃盖板通常由导电层、加硬层、玻璃层、油墨层、Icon层等多个层次构成,其性能要求包括强度高、透光率好、韧性好、抗划伤和强聚水性等特点。当前智能手机背板的美观需求使得制程不断升级,这带动了盖板后道加工价值量的不断提升。

苹果手机从最开始的2D玻璃到iPhone6起升级为2.5D玻璃前盖,随后17年起新机采用2.5D玻璃后盖替代原来的金属一体机身,再到19年iPhone11采用摄像头一体化凸台玻璃后盖方案,玻璃盖板在单机的价值量持续提升。而未来随着3D、3.5D继续渗透,盖板单机价值量提升的趋势还将持续。

背板在体验方面,3D玻璃比2.5D玻璃的握感更好,而且在外观表现上也更为立体,因此受到了一线安卓厂商的青睐,近两年推出的安卓高端旗舰机型中,3D玻璃背板是绝对主流方案。而在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Apple的一项专利申请,该申请涉及制造电子设备玻璃组件的技术,包括可用于塑造玻璃工件以生产3D玻璃组件的技术,以这种方式制造的设备可能包括HomePod、Home Control设备、iMac、MacBook、iPad或iPhone。

目前国内玻璃盖板市场主要厂商包括蓝思科技、伯恩光学、比亚迪电子、欧菲光、星星科技、合力泰、长信科技等。其中蓝思科技的3D玻璃盖板在国内占有主导地位,公司是首家将玻璃屏引入高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率先将陶瓷、蓝宝石材料成功应用于手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首次将3D玻璃引入手机的企业,客户包括苹果、三星、H、小米、OPPO、vivo、荣耀等。

玻璃防护领域的技术门槛在于加工的精密度和良率控制,这些能力与经验成正比,蓝思科技多年积累的方案解决能力、产品良率控制能力,以及这两种能力带来的客户稳定关系是其他同业所不能对比。正是上述原因,蓝思科技在玻璃盖板客户中的份额占比逐年上升。

玻璃盖板需求量的增长,需求点来自于消费电子背板玻璃防护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最开始塑料、金属的使用只是为了平衡成本,并可能会影响到手机信号,并且美观也不如玻璃背板,所以正逐步被玻璃背板取代,目前玻璃背板的比例仅50%,未来全面取代塑料、金属等一定是确定的趋势。尽管手机出货量大概维持在14亿台左右,并不会有太大的增长空间,但在平板领域,苹果也开始尝试用玻璃背板取代以前的金属背板,玻璃背板渗透才刚刚开始,而且平板的屏幕面积大,价值量自然也更高。

蓝思科技车载屏幕防护业务对业绩的贡献明年开始会真正显现。当前,公司已与多家汽车厂商存在稳定合作关系,包括特斯拉、宾利、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现代等高端智能汽车厂商和传统汽车豪华品牌,并持续获得了蔚来、理想、比亚迪等国内外品牌汽车客户。众所周知,汽车零部件可靠性稳定性要求高,所以认证周期长,认证成本高,一旦认证,汽车厂商轻易不会改变零部件供应商,所以蓝思依托特斯拉供应链构建的客户壁垒是非常稳定的,特斯拉今年正式国产化,产能还在爬坡,加上新能源趋势今年变得很明确,蓝思科技的相关产品有望迎来放量。

根据IHS Markit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中控屏出货5400万块,到2023年预计达到近8000万块。而且现在的汽车智能化程度提高后,中控屏面积越来越大,在2016年中控屏的平均尺寸大概是6.8英寸,今年则约为7.5英寸,目前特斯拉ModelS和ModelX采用17吋,Model 3采用15吋,从平均角度来看,屏幕变大是一种长远趋势,这势必带来价值量的提升。

可穿戴设备的持续放量也同样带动外观防护材料需求。目前可穿戴渗透率依然很低,像智能手表、VR/AR是是带动外观防护材料需求的主要动力。而苹果孕育多年的 Vision Pro 的发布,其创新力度之大也将大幅推动VR行业进程。而蓝思科技与多家大客户共同推动相关产品的外观、结构、光学部件的研发生产,公司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随着大语言模型产品和生成式AI应用不断推出和升级,让市场对AI技术进入应用阶段充满期待,越来越多的品牌表示要加大对AI手机、AI PC的研发并推向市场。AI软硬件市场的升级热潮,有望使提前布局新材料应用、结构件、模组和组装的企业受益。

时至今日,蓝思科技已通过自研及对外投资等方式,布局指纹识别模组、触控模组、声学器件、模切件以及PCBA等领域,形成了结构件+模组的一站式供货体系。而在未来,在维持消费电子基本盘增长之外,蓝思科技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势必会保持增长,成为蓝思科技“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战略中的新“一轮”。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蓝思科技# #个股价值观#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