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访谈 | Jay Goldberg:Arm PC短期内不会威胁英特尔,AI大模型加速落地智能机,为何基带芯片卡住苹果的脖子?

来源:爱集微 #集微访谈# #ArmPC#
2.9w

本期受访人:Jay Goldberg——半导体咨询公司D2D Advisory首席执行官。几十年来,他在半导体公司金融咨询、并购交易流程管理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作为美国半导体业界的“知华派”,他曾帮助高通与地方政府机构谈判,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

集微访谈:目前基于Arm架构的PC又突然成为一个热点,外界普遍认为英伟达、AMD的这个动向会抢夺英特尔x86的地盘,对此你怎么看?

Jay Goldberg:多年来,英特尔一直凭借其x86架构称霸PC CPU市场。近年来,他们的市场份额逐渐被AMD吞掉一些。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英特尔仍保持着相当不错的市场份额。近年来,有几家公司试图制造基于ARM CPU的PC。第一家是高通。现在有报道称,其他公司,如英伟达、AMD或许还有其他公司也进入到了这一市场。我认为这目前对英特尔来说只是一个小问题。因为这看起来也不像是英伟达要推出的一个重大举措。虽然我们还不太了解英伟达的这个战略,但如果他们花大力气去推动它,我会感到很惊讶。英特尔对销售渠道有很大的控制权,对客户有很大的影响力。

因此,我认为其他任何玩家都很难在短期内进入这一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英伟达可以利用自己在游戏显卡领域的领导地位去改变这一现状。英伟达在游戏和笔记本电脑领域的CPU、GPU融合已经驾轻就熟,其产品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性能。但Arm PC只是市场的一小部分。因此,我认为这不会很快对英特尔产生重大影响。也许从长远来看,这是个很大的挑战,但近期看不到对英特尔带来重大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唯一进入PC CPU市场的公司是高通。近十年来,高通一直致力于通过基于Arm 的 CPU 赢得市场份额。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将Windows和Arm嫁接绝非易事,高通和微软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高通显然一直在努力建立和运行围绕Arm-Windows的软件生态系统,我们怀疑新进入者会更轻松,部分原因是高通已经完成了工作。高通现在将重新审视其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努力。

集微访谈:从目前联发科天玑9300,第三代高通骁龙8的推出等一系列事件,我们发现AI大模型都在加速向手机方面落地,这是不是未来手机AP的一个趋势?

Jay Goldberg:用一句简短的回答:这是肯定的。我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将在未来成为PCs和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的常见功能。这个时刻这即将到来。所有大型芯片供应商都在谈这一点。包括联发科、高通、英特尔等等。我认为更大的问题是,消费者是否会在意这个?我们还不知道答案。如今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我不认为消费者能区分在设备上运行和在云端运行有什么不同。也许在设备上运行会更快一些,但我不知道消费者是否会注意到其中的巨大差异,从而真正从这一点考虑需求选择。

因此,我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消费者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消费者不关心这一点,那么智能手机公司就不太会把这个内容进一步开发进去。这个功能会持续存在,但我认为它不会被很明显地提供给消费者差异化服务。

话虽如此,我认为人工智能功能对手机来说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我们在iPhone上使用人工智能功能已经大概有四五年了,所有的智能手机和芯片供应商都将在其产品中增加对人工智能算力的使用。它将不仅仅用于生成式AI,还将用于我们已经在使用的摄像头和视频中嵌入AR/VR功能生成。生成式人工智能还可能会用于虚拟辅助、数字辅助等一大堆用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功能还会不断增强。

生成式AI需要大量的算力,花费的金钱比想象的更多,人工智能推理的成本非常高。只有把大量的推理、计算推向边缘设备,才能让人工智能成实现为一种普遍的消费功能。不过,我认为这对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智能手机制造商和个人电脑制造商PC都将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必须以无形和更巧妙的的方式让消费者相信人工智能的重要性。我认为,消费者最终将根据一系列因素来决定购买什么设备,而不仅仅是设备有人工智能生成功能才去买。

因此我认为还需要对消费者进行反复教育,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消费者就会面临手机之间选择的困惑,他们是否愿意为AI大模型支付额外的费用?他们会因为很多其他原因选择手机品牌,而且它还不是一项差异化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很可能会变得差异化。芯片制造商是否会试图提高价格,以包含生成式AI功能?他们能否将更高的价格转嫁给手机组装厂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并不完全清楚设备上的人工智能和云端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

如果我们不能让消费者理解这一点,那么OEMs就无法为这些功能收取更多费用。因此,他们和芯片公司也不会愿意支付更多资金去开发这些功能。高通、联发科都在谋划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中的生成式AI功能,他们实际上可以向手机OEM厂商提价,我认为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OEM厂商会说,我们为去年的智能手机芯片支付20美元,也会为今年包含AI大模型的智能手机芯片支付20美元,但是其经济效益仍有待确定。

集微访谈:AI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喂数据,而很多国家如包括欧洲把隐私看的很重,不愿意分享数据,看上去欧洲的大模型训练相对来说落后了。

Jay Goldberg:在我与业内人士的交谈中,现在确实大家都在谈论人工智能对隐私、数据所有权和数据主权的影响,这是一个普遍的话题。企业和消费者这两端,隐私的“门槛”是不同的。我已经习惯于向百度或谷歌询问我所有有关我个人的问题,这些平台其实已经掌握了这些个人信息。

但人工智能是另一种维度,我认为人工智能或数据所有权很重要。大多数人工智能都在进行数据训练,企业也非常关注这一点。根据我们目前从消费者那里了解到的情况,他们愿意接受将自己的询问数据纳入模型,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我认为可以肯定地说,消费者与企业对此的看法是不同的,这其实是推理和训练的区别。训练需要输入端加入不同的数据。很多企业不想分享这些信息和数据。他们不一定想避免使用别人的云端或别人的系统来训练他们的模型,他们希望在自己内部训练。消费者的反应可能会有些不同,因为他们放弃的数据量并不一样。

集微访谈:高通在上海无线研发部门裁员的事情是我们关注的热点,对高通今年在美国和中国的裁员计划,你怎么看?

Jay Goldberg:我们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都在裁员,包括硬件和软件部门。2021年和2022年有很多招聘,我认为很多公司都觉得他们可能招聘了太多的人。他们想让员工队伍合理化。高通今年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因为智能手机市场下滑了,今年销售疲软,销量下滑。6个月前,很多公司认为美国和世界上很多地方都会陷入衰退,美国的经济数据也并不乐观、如果经济衰退发生,他们需要做好准备,对他们来讲,裁员是非常重要甚至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

集微访谈:目前苹果、联发科、高通、三星等在旗舰级手机处理器的比拼很激烈,但感觉走到4nm这个阶段,先进工艺带来的性能提升已经很有限了,可否说摩尔定律在智能手机处理器的有效性在消失?

Jay Goldberg:我不认为摩尔定律会失去作用。我认为部分原因在于,苹果围绕A系列和M系列做出了一些设计决策,增加了许多其他功能。他们有这些新的图形功能、新的内存功能,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相当“隐秘”的功能,消费者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或者一眼看不出来,但却能在其他方面帮助系统,并增加一些新功能。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每个人都在增加人工智能功能,我认为苹果在设计上决定专注于增加新功能,而不是仅仅提升算力的性能。

我认为这与其说是台积电工艺的问题,不如说是苹果设计决策的问题。因为我们如果聚焦于3nm芯片和2nm芯片的差别,我们确实看到GPUs和CPUs有明显的性能提升,两者还是有差别的。但在这一轮中,苹果决定把精力集中在将先进制程带来的性能提升放在了GPU和CPU以外的部分上。

深层次原因另一部分是,苹果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说明所有智能手机制造商在产品差异化方面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这不是摩尔定律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如何让人们对新手机感到兴奋的问题。目前我们所有的手机看起来都差不多。你要让人眼可以分辨手机上的东西,从而真正区分我的手机和其他手机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有iOS和安卓这两种差异化很明显的基本选择,人们就会围绕这一点做出选择。

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为什么要对新款iPhone或新款Android手机感到兴奋呢?所以很多问题都和这个有关。我认为这是所有这些手机公司都面临的痛点。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苹果公司正在做准备,探索新的功能,寻找新的差异化方式,让人们感到兴奋,但现在很难做到这一点。

集微访谈:先进制程的成本越来越高,对很多智能手机处理器芯片厂商来说,现在投入和产出的平衡是个大问题。

Jay Goldberg:完全正确。开发一款新芯片的成本高得惊人。这对每家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与此同时,看看苹果上个月推出的M3处理器,他们同时推出了三款芯片,它们不仅仅是一个芯片的不同版本,而是三个独立的芯片。我无法想象他们的流片费用有多高,肯定有几亿美元、十几亿美元吧。因此,苹果公司显然看到了继续推进制程前进的可能性,并投入巨资。小公司将越来越难参与竞争,这才是真正可能发生的事情。能够负担得起这些费用的少数大公司将继续向前推进,也许我们会看到其他公司放慢前进的步伐。工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成熟工艺的公司,他们并不急于这样做,其实这些市场的增长速度也是很快的。

我们会在汽车和工业系统中看到更多的半导体用量,这些领域用的都是成熟工艺的芯片。但对于先进的前沿技术,仍然需要从制造工艺中获得性能提升,不过依然只有更少的公司能负担得起。但在数据中心方面也需要工艺推进,由于数据中心的规模如此之大,即使你从下一个前沿节点获得的性能优势很小,但考虑到他们的运营规模,这也是值得的。微软明年将在资本支出上花费近500亿美元,如果你能通过移动到下一个节点获得10%的性能提升,他们就会这么做。所以,我不认为摩尔定律已死,摩尔定律仍然重要。只是,这条法则的演进之路是非常非常昂贵的,而且芯片企业会越来越难参与竞争。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的7nm麒麟9000s看起来性能不错,但就我所知,它在性能参数并不能通过传统的性能测试来展现,但已经足够接近7nm了。就像我说的,因为对于生产智能手机的人来说,产品的差异化越来越难。

多年来,数字芯片公司一直依靠摩尔定律来提高运行和计算速度,包括像素等等。但现在每前进一点都会变得越来越难。如果其他公司也开始采用华为在麒麟9000s芯片上采用的方法,我觉得会很有趣。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或一般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真的能抓住并找到一些真正有吸引力的消费者用例,那么你就会需要摩尔定律的额外推动力,这就需要不断向前推进。不过,看看Mate60的销量,我们到了这样一个思考节点,即Mate60是不是已经到了对消费者来说足够好,足够够用的程度了。我认为这绝对值得思考和关注。

集微访谈:苹果公司为何在基带芯片的研发和落地方面步履维艰?

Jay Goldberg:这是个好问题。部分问题在于基带芯片是一种非常不同的芯片,苹果公司在数字逻辑方面非常非常出色。但基带芯片不是这样的。它是另一种芯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DSP数字信号处理以及对信号链这种模拟类芯片的技术掌控。它的应用与所有其他类型的芯片计算非常不同,我认为这很有挑战性。基带芯片是一个非常专业、精益的领域。从来没有那么多公司真正擅长制造基带芯片。除了这些,无线连接标准也在不断进步。

如果你给一个CPU开盒,放大照片来看,它显得很美,结构非常对称,有清晰的布线等等。如果你开盒基带芯片,它就显得很不美了,缺乏“美感”的因素很多,比如它不对称,而是由各种随机的、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每个部分都不一样,每块模块都和其它模块有所不同。虽然也有一些共性,但大多数情况下,肉眼看起来并不那么赏心悦目,因为它必须融合所有的无线标准,这就会出现各种拐角情况和奇怪的使用模式。

设计动机所需的基本设计技能与制造处理器所需的设计技能是不同的,这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苹果现在的有趣之处在于,他们一直在打造无线网络产品方面很挣扎。10年前,他们收购了德州仪器的蓝牙WIFI和GPS团队,这些年来,该公司和该团队一直是苹果的合作伙伴,如果该团队的零部件导入到了他们在市场上的一款产品——苹果手表。其中有一个网络连接芯片,体积很小,没多少人真正注意到它。其实苹果一直未能破解和真正掌握WIFI和蓝牙技术。他们不得不仍然从博通等公司获取大部分的iPhone网络连接功能。因此,如果苹果连WIFI都做不好,那么在蜂窝网络方面就难上加难了。5G技术比WIFI总体上复杂得多,毕竟前者还要融合4G、3G和2G的各种技术标准。

因此,我认为苹果的这种挣扎,是苹果传统的在不擅长领域的挣扎,他们没有合适的人才组合。我认为最后一点需要牢记的是,苹果的基带芯片并不是晚了一点点,他们比你说的还要晚两年。他们的基带芯片至少要在2026年之前都要依赖高通公司。因此,我认为风险在于,到2026年或2027年时,苹果的基带芯片芯片不仅要能实现5G和4G,还要有明确的6G路线图。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苹果最终会不会及时推出基带芯片,即便有了5G基带芯片,整个世界也将转向6G,这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

集微访谈:高通华为以及联发科都开始或多或少地偏离Arm的公版架构,为什么会这样尤其是这三家面对的竞争环境都不一样?

Jay Goldberg:在未来,半导体行业的差异化竞争将要求公司从本质上拥有架构许可,并尽可能多地定制处理器,这是唯一一种将你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强大方法。

Arm生态系统的真正优势之一,就是你有能力以这种方式进行定制。Arm花了20年的时间与x86抗争。它在移动领域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20家客户在移动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都在尝试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x86领域,只有一家公司、两家公司在做x86,就好像只有他们能做。有了Arm,就有几十家公司可以做实验。我认为实验可以促进竞争和差异化。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找出谁是赢家。大核和小核的正确选择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要找出的答案,看谁会赢,这才是最有趣的部分。我猜测他们还会继续迭代几次,因为这是这些公司将其产品与他们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方法。

集微访谈:去年高通和Arm公司打起了官司。去年3月,高通以14亿美元价格完成对芯片设计公司Nuvia的收购,后者由苹果公司芯片业务的前高管成立。但后来Arm起诉了高通,称其收购Nuvia后,“滥用”了Arm对Nuvia的知识产权授权,对此你怎么看?

Jay Goldberg:Arm的处境并不美妙,它真的需要增加收入。他们在申请上市时发布了统计数据,说去年Arm芯片的出货量达到300亿颗,营收是20亿美元。如果你算一算,每个芯片的收入大概是12美分,高通卖50美元的处理器,而Arm能从中获得12美分。因此,Arm真的需要增加收入,从它创造的所有价值中提取更多价值,从中获得更大的份额。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必须与高通公司打官司,而这将会非常困难。而美国的法律体系遵循的是随机个案原则。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这两家公司最终会如何解决这场争斗。

但我认为,除了上述问题之外,Arm还有一些选择和出路。它必须弄清楚它与高通的关系。我认为,Arm已经明确强调,获得架构许可的途径是有限的。对于那些还没有架构许可的公司来说,这会变得越来越难。我认为对Arm有利的另一个因素是,有很多公司开始涉足芯片设计领域。智能手机厂商是首当其冲的,OPPO、VIVO、小米等公司都在设计自己的芯片。我认为这些公司都没有架构许可。

因此,他们将不得不使用传统的Arm内核。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各种公司也开始涉足芯片业务,比如在美国的John Deere公司生产拖拉机;中国的海尔、TCL和其他几家公司也正在自研芯片。他们拿不到架构许可。我认为,他们甚至不需要arm给他们架构许可,他们只需要Arm能提供的授权服务即可。因此,Arm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就是将市场拓展到传统客户之外。在技术许可的基础上 他们还试图增加更多的服务,这就是所谓的“计算子系统”,他们不仅仅授权知识产权,还为客户提供整体设计。

高通公司不需要这类服务,三星和华为也不需要。但其他非传统半导体设计公司的客户却非常看重这一点。我认为,即使是一些传统的芯片设计公司,甚至像OPPO和小米这样的公司,他们也可能对这样的东西感兴趣,因为这可以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市场。

对Arm来讲,游戏规则是,他们必须与高通公司一决高下,并接受后者的报价。Arm的机会在于扩大他们的客户群,然后增加他们提供的服务,并且提高服务的高净值。我认为我们还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做。他们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战略论证。

集微访谈:今年上半年,OPPO正式宣布关停旗下芯片设计公司哲库科技业务,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背后有没有地缘政治因素?

Jay Goldberg:OPPO好像又重启了自研芯片的计划,我听到的说法是,OPPO退出了哲库这项业务,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是出于商业原因。我不认为其中有太多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我知道,中国的每家半导体公司、每家电子公司都在担心美国的实体清单,以及这对他们的影响。所以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也相信OPPO公司最近又开始了芯片工程师的招聘,将重新开始自研芯片的计划。OPPO确实有自研芯片的需求,他们不仅要和苹果竞争,还要和小米和VIVO竞争。因此,我认为拥有自己的芯片能让他们更好地找到自己的竞争定位,并在与高通公司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因此,我认为他们会重返自研芯片市场。

中国的芯片公司需要关注美国的实体名单。但这个名单的产生机制一个非常不透明的过程,就像我住在这里一样。我一直在仔细关注这件事,但我始终不明白他们是如何挑选企业进入清单的。当然,似乎不仅仅是那些做某些事情的公司,以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为名,都会被列入名单。当然,似乎也有一些公司只是知名度很高,做得很好,结果就上了实体名单。因此,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的市场应对机制。这是一个非常随机、让商界很不舒服的过程。所以我相信像OPPO这样的公司担心被列入实体名单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这并不是他们必须考虑的唯一因素。他们需要继续前进,他们需要冒自研芯片险,因为如果他们不冒这个险,苹果和小米继续制造自己的芯片,他们就会拥有更大的优势。所以,最好是冒风险,然后冒着失去整个业务的风险,中国公司非常善于冒险、承担风险,做出明智的选择,进行明智的押注。我认为这是OPPO这样的公司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他们想继续竞争,就必须设计自己的芯片。

集微访谈:谷歌在自研Tensor的时候选择与三星合作,基于三星的Exynos芯片进行修改而不是自研整个芯片,从商业上解读谷歌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策略?

Jay Goldberg:对于谷歌来说,用于智能手机的Tensor芯片并不是企业关键战略的组成部分。他们自己的手机产品线——Pixel手机,其销量并不高,一年也就几百万部。这不是一款大受欢迎的手机,我们之前谈到,自研手机芯片的成本越来越高。也许为一款销量只有几百万的手机设计自己的芯片并不合理。对谷歌来说,Pixel手机并不像TPU那样具有战略意义,这些东西每年能为谷歌节省数十亿美元。设计自己的Pixel和Tensor芯片的手机对谷歌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我认为这就是背后的商业逻辑。

我想指出的是,当苹果刚开始生产iPhone时,他们也做了同样的事情,Apple A5处理器也是三星制造的。所以我猜谷歌得搞清楚他们想用Pixel做什么,目前看来自研芯片很不合适,有很多战略上的问题。因此,我认为他们开始着眼于节省资金和设计精力,最好把最好的芯片设计人员放在下一代TPU上,而不是Tansor上。

但谷歌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谷歌不与高通公司合作?谷歌本可以能从高通获得更好的骁龙芯片,真正有说服力的事情是,即使是谷歌,也很难与高通公司合作。

从历史上看,高通曾一度丢掉了他们的手机处理器研发优势。如果你回想一下历史,他们实际上是移动应用处理器的发明者。骁龙好像已经有15年历史了。他们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处理器设计团队,后来他们失去了这个团队,骁龙处理器的核心团队,曾一度被派去做其他事情了,高通公司砍掉了那款产品,团队也离开了。

因此,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等许多年里,高通公司都没有一支优秀的处理器设计团队。当时正值苹果芯片真正起飞,A系列芯片一年比一年好。我认为,如果高通公司没有放走那个团队,它真的会做得很好。如果那样的话,OPPO、VIVO这些公司都不用设计应用处理器。但现在的情况是,最好的骁龙也比苹果的A系列落后两年。如果你是高通的客户,你会怎么做?苹果在芯片上遥遥领先,高通公司的供应商无法提供所需的产品,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设计自己的芯片。

高通应该做的是帮助所有这些公司设计自己的处理器,做一些ASIC服务。所有其他大型芯片公司都在提供ASIC设计服务,我认为高通公司正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但我不认为这是他们天生擅长的事情。他们收购了Nuvia,希望给Nuvia一个开发移动产品的机会。我想明年应该有成果产出。高通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他们需要经历一些收购,必须让每个人都整合起来,然后他们与Arm和高通公司打官司,以及围绕PC和汽车的其他优先事项。因此,我们要到明年才能真正看到Nuvia团队在芯片方面的产出。

集微访谈:如何看待华为重返5G市场?

Jay Goldberg:在美国政府打击华为之前,华为是一家伟大的手机公司。他们制造了很棒的手机和优秀的应用处理器。他们的基带芯片比高通公司还要好,他们保留了大部分人才和专业技术,虽然不是全部,但也不少。因此,他们应该能够设计出功能强大的芯片和优秀的手机。他们将重新夺回自己的地位,不过认为这有点困难。首先,他们不是在跟自己竞争,因为他们把荣耀剥离出来了。因此,他们以前的很多同事都不会与他们竞争。那里有很多优秀的设计经验,我认为他们会像研发麒麟9000s一样成功。我不知道他们有多少路线图,但以最高的基准来看,华为已经落后了。他们能达到等效的5纳米工艺吗?也许能达到3纳米工艺?2纳米?我认为这只会越来越难。就像我们之前谈到的,他们必须承担开发这种工艺的成本,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我们开始看到,我们一直在谈论的在手机上会有大量的边缘推理,这将是计算密集型的,需要大量的算力。拥有先进工艺制造的芯片将更具优势我认为他们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我不认为他们能在这种制造工艺上无限期地发展下去。

他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可以做得很好。不过华为依然会面临着地缘政治问题,还有进一步施加限制的风险。所以,我不认为他们能夺回冠军宝座,但我认为他们至少能有几年不错的手机销量。除此之外,多年来我已经学会了永远不要低估华为。他们拥有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员工,他们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工程技术。所以我不想说得太悲观,但他们面临着很多挑战。

集微访谈:对于半导体整个产业来讲,推动技术不断进步的各种因素中,终端的制造能力更重要还是市场需求更重要?

Jay Goldberg: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软件。我认为软件和用户体验决定了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ios和Android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这才是智能手机市场上真正最重要的东西。我想说的是,你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是什么决定了软件的能力?这涉及到芯片组,我认为芯片组才是关键所在,设计自己芯片的能力。纵观安卓市场或所有手机市场,很多硬件都是通用的,苹果的摄像头是否比小米的摄像头更好?不一定。消费者首先选择软件,而供应商则从一系列通用硬件中进行挑选。但这一切并不神奇,所有的OEM,在同一组硬件供应商、组件供应商中挑选,一家公司能得到的,其他公司也能得到。

因此,我认为真正的驱动因素是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是由软件驱动的。然后,这将决定对手的生态系统如何浮动。首先,我可能会选择TSMC和先进的制造工艺。但也许制造工艺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我要顺其自然,从最终用户的需求出发,由用户体验驱动,由软件驱动,由组件驱动。

我不久前对诺基亚高管做过一个采访,他是诺基亚的一位老高管了。他说,最初的诺基亚手机真正成功的地方在于嵌入了贪吃蛇游戏。每个人都有手机,但诺基亚是第一家真正能让你在手机上做的事不仅仅是打电话,这种灵感让他们对设计和用户体验产生了兴趣。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诺基亚手机的用户体验是最好的。这就是我要说的,从软件开始,然后再往下走。但今天的世界不同了,因为我们有了TSMC,我们知道智能手机市场是什么样的,这反而让跟感觉有点无聊了。

不过,这个话题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汽车未来的发展。汽车会发生什么变化?因为我们正在向电动汽车发展。五年前,我们还没有供应链。而现在特斯拉、BYD、蔚来、小鹏、富士康等所有这些公司都建立了供应链。我们正在重新经历这整个过程,就像我们需要所有这些东西来制造汽车一样。BYD正在设计自己的芯片,他们需要的是不同的东西。从需求出发,人们需要电动车。电动汽车现在正在打造自己的供应链,很类似于当年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是如何打造供应链的过程是很类似的,开辟了各种可能性。

责编: 武守哲
来源:爱集微 #集微访谈# #ArmPC#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