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说 | 戴伟民:从终身教授到创业者,台前幕后助力“芯火燎原”(上)_芯人物

来源:爱集微 #集微说#
5w

光阴似箭,韶华如歌。数十年间,中国芯片领域已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涌现出一群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企业家。

集微网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芯人物—致中国强芯路上的奋斗者》一书,首次全方位展示了这批先行者的情怀和风采。

【本期人物】戴伟民,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现任董事长兼总裁。1956年出生于上海,1980年移民美国。

在芯片领域,戴氏三兄妹无疑是业内难得一见的传奇人物,兄妹三人不仅都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同时也都是成功的IC创业者。长兄戴伟民选择放弃美国终身教授职位,毅然回国创办的芯原已在科创板实现上市目标;弟弟戴伟进创办的硅谷远景(Silicon Perspective)和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图芯(Vivante)均已被成功收购;妹妹戴伟立与先生共同创办的美满科技(Marvell)曾是世界排名前五的Fabless企业。

正如他们的祖父为三兄妹起的名字,都已经成长为国际级商业领袖的戴氏兄妹在全球芯片行业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戴氏长兄戴伟民的故事。

艰苦的知青岁月高考脱颖而出

出生于上海的戴伟民,在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之前,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知青岁月。在他的记忆中,那段艰苦岁月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在上海高中毕业后,作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戴伟民被安排到崇明农场。在那里,他带领一个15人的团队负责种菜。那时候肉很少,所以蔬菜就变得极其重要;一年四季每天要向一个150人的连队提供150斤蔬菜。农忙时也要上第一线插秧、割麦;每年冬天还要参与建筑崇明岛的拦水堤坝。

土生土长于上海的戴伟民,一切都需要自己从头摸索。“因为不会,所以我就跑到当地农民那里买他的秧,然后从农民那学习种菜的方法。种菜也是需要计划的,从收割倒推回去,计划下籽、育苗、移栽......的具体时间,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种植不同的蔬菜。”他笑着说道,“所以我现在对不同季节的蔬菜非常了解。”这段经历对他善于规划和注重细节的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之后,举国上下的莘莘学子们蓄势待发,开始备战高考,而戴伟民也因此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因为白天需要忙农活,所以他只能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自学。即便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戴伟民最终还是从几万名应届考生中脱颖而出,以崇明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他坦言,知青岁月虽然艰苦,但却培养了自己不怕吃苦的心态,这同时也为他后来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仅用4年成为加州大学终身教授

1980年,彼时的戴伟民仍在上海交通大学读大学二年级,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舅舅和叔叔们均已扎根美国,戴伟民一家最终也决定移民美国,实现全家团聚的夙愿。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前往美国则意味着人生的另一个新篇章即将开启。

刚到美国的戴伟民因英语基础薄弱,便专门花费半年时间主攻英语,后来成功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在谈到改学计算机专业的理由时,他坦言:“其实当时我连电脑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纯粹只是因为物理专业毕业不好找工作,而计算机专业好找工作,只是没想到学着学着就爱上了这个专业。”

拿到学士学位后,戴伟民一鼓作气,继续攻读了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之后,他成为了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计算机工程学的一名教授。对此他说道:“学技术,当工程师,在当时是华人融入美国社会比较容易的途径。”

在美国,只有两个职业是终身制的,一个是大法官,另一个便是终身教授。实际上,在美国大学做教授并没有想象中轻松,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有时一个“终身教授”的职位同时会有多人争取,而且学校限定的时间只有六年。

在大学里不仅要教书,戴伟民还需要学会从政府和工业界拿到科研经费。“做研究,写论文,从政府和企业筹钱,筹到的钱一半交给学校,另一半用来带学生做研究,同时还要给学生付工资。所以在美国,博士生都称导师为‘老板’。”他说,“在美国做教授,其实就像创业做公司一样。”

在开始他教授生涯的初期,除了教学和研究,戴伟民还创办了世界电子工程师协会多芯片模块国际会议和世界电子工程师协会芯片封装综合设计研讨会。他曾担任世界电子工程师协会电路和系统论文月刊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论文月刊的副编辑,在各类技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过100多篇论文,并于1990年荣获美国总统青年研究奖。由于他出色的表现,戴伟民仅用四年时间提前取得了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计算机工程学终身教授职位。

在美国能够取得终身教授职位是一件令众人艳羡的事情,但是戴伟民却并没有甘于只做一名大学教授,他反而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创业。

正因为美国强调实用性的教学模式,让戴伟民和企业界建立了良好联系。1995年,在身兼教授之职时,他和自己的博士生在VC(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创办了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科技企业美国Ultima Interconnect Technology。起初戴伟民并没有离开学校的打算,所以他聘请了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然而先后两任CEO都难以胜任,最后他只能亲自管理公司。

2000年,Ultima与美国伯克利技术公司(BTA)合并成为美国思略科技(Celestry),戴伟民与伯克利技术(BTA)的联合创始人胡正明教授一起担任共同董事长。2002年,思略科技又以1.35亿美元出售给美国铿腾电子(Cadence)。

在美国成功的创业经验让戴伟民充满勇气,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他的下一个创业战场也随之转移到了国内。1998年,中国召开半导体发展战略研讨会,并邀请戴伟民作为国际专家出席。也就是这次会议,让戴伟民认识到国内的IC产业将兴起浪潮,同时也让他萌生了回国创业的念头。

2000年8月,IC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破土动工,然而因为国内IC产业基础薄弱以及国际出口管制的影响,中芯国际并没有设计芯片最基础的标准单元库,这对于芯片制造企业来说是致命的障碍。

为了解决国内芯片代工企业所遭遇的知识产权困境,戴伟民最终决定回到上海创立芯原。公司刚刚成立时,芯原的基本业务包括提供IC设计所必须的标准单元库,戴伟民把这些标准单元库比喻为“造房子用的砖块”。

2001年底,戴伟民在上海招收了第一批员工开始开发标准单元库等设计平台,并与当时仍处于深挖地基时期的中芯国际合作,为其提供包括标准单元库在内的标准设计平台。慢慢地,芯原的合作伙伴名单中又增加了宏力半导体、上海先进、华虹NEC、无锡上华等。

后来,随着国内设计能力的提高,以及国际巨头们纷纷开放标准单元库等知识产权给中国,进口标准单元库不再是困扰国内代工企业的难题。而对于芯原来说,如何将IP和设计服务推向世界成为了公司的下一个目标。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下期我们讲述戴伟民如何带领芯原成为一流的IP Power House,欢迎继续收听。

责编: nicole
来源:爱集微 #集微说#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