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绝对增量市场,英迪芯微顺势推出汽车触控IC

来源:爱集微 #英迪芯微# #触控芯片#
1.1w

集微网报道(文/杜莎) 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汽车正向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方向快速发展,尤其在车舱的设计和功能上,逐渐向集美学、科技、舒适于一体的“第三生活”空间迈进,人机交互的方式也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从简单的灯光控制到复杂的门把手感应,从座椅微调到方向盘的精准操控,再到空调系统、中控台的操作以及尾门的自动开启,传统的物理按键越来越多地被智能化的触控界面所替代。

图示:触控应用场景

当智能表面日益成为标配,智能化的应用必将极大地催生对触控芯片的需求。研究显示,车规级触控芯片这一细分市场现阶段有数亿美元的规模,且随智能电动化的渗透还在不断扩大。而从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主要还是被英飞凌、Microchip两家国际头部厂商垄断,国产化之路正在探索中。

洞察市场需求,专注于提供车规级数模混合信号处理的芯片及其方案的国产厂商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迪芯微”),近日宣布推出两款带电容触摸的芯片,利用自身在数模混合丰富经验,以及可靠并大规模量产的通讯类、电源类IP,提供更高集成度的差异化方案满足客户需求,进而助推国产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

当前,汽车E/E架构逐步从分布式向域控方向演进,在域控架构下需要很多触控芯片等末端执行器和传感器。尤其随着电动化及智能化的提升,这类产品的数量会急剧增多,同时为节省功耗、空间及成本,此类产品更对芯片集成化的需求会快速提升。

在与英迪芯微的交流中,集微网了解到,此次推出的两款带电容触摸芯片都是高集成度产品,它们分别集成了MCU、电源、触控和LIN收发器通讯功能,还集成了电容触摸检测系统,支持多达15个电容触摸检测通道,既可应用于开关控制,也可发挥状态监测作用,既是传感器节点,也是控制单元。另外,这两款产品还集成了丰富的模块和外设资源,如PWM、ADC、SPI、UART等,可灵活满足车厂/供应商对可靠性、差异化、性价比的多样性需求。

深入到技术与产品层面,汽车技术变革下的人机交互对触控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防水性能好,高感度但不误触,在复杂的干扰下能够稳定识别和工作,以及在低功耗模式下能被触控快速唤醒等等……汽车触控类芯片跟跟需求端靠得更紧,因此更需要芯片厂商对车规有更深的理解。

英迪芯微在过去6年时间里已成功跻身于汽车氛围灯控制芯片头部企业之列,在170+车型上实现了前装量产,几乎覆盖了国内全部主流车企,且成功进入北美、韩国、欧洲主流车企,因此其对汽车行业有深刻的理解,能准确把握终端客户需求。

英迪芯微通过将自研算法集成到触控芯片中,使该系列产品具备七大优势:一是环境自适应,能获取稳定的信号并触摸适应环境,以更好的检测手指按压动作;二是具备多重滤波算法,可获取更稳的数据信号;三是信号振铃迟滞功能;四是跳频设置,为抗板级同频信号的干扰可以配置参数以适应不同的电磁环境;五是防水功能,适应有水入侵时做的算法适应;六是临键抑制功能AKS,相临按键信号竞争处理;七是低功耗休眠模式,以间歇方式工作以节省电流。

另一方面,英迪芯微的触控芯片还集成了高可靠性的LIN收发器,能和整车BCM控制器通讯,达到更加灵活的HMI交互应用。

正是有了产品优势的加持以及供应渠道的累积,英迪芯微的两款触控芯片目前已导入了多家Tier 1客户评估。具体进展方面,英迪芯微表示,第一代触控产品iND87400已在方向盘和空调面板的机械按键项目上导入,iND83215围绕氛围灯和触控按键的单芯片解决方案也导入重要Tier 1客户。 

作为汽车智能化发展关键的元件之一,触控芯片不仅覆盖新能源汽车,也包括传统燃油汽车,是绝对的增量市场。英迪芯微此次推出触控产品,和以往氛围灯、汽车外饰灯等芯片产品的逻辑类似,都是逐个捕获确定性较高的绝对增量市场,而且随着产品线的扩产,产品线之间也正在走向融合,这也正是英迪芯微的核心优势,更将为国产化汽车芯片方案带来新突破。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英迪芯微# #触控芯片#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