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于当地时间2月23日在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发表了题为“《芯片法案》和对美国技术领先地位的长期愿景”的演讲,指出国法案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至少打造两个半导体制造业集群,并透露将于下周二公布通过法案审核的部分申请;在发表演讲之前,美国主导的“Chip 4”联盟召开正式会议,就如何维持半导体供应链韧性展开了会谈;同时业内传出美国可能对中国禁运“脑机接口”技术。另外,半导体设备近期已成为产业热点,对于美国此前对中国实施的相关出口管制,东京电子、京瓷两大日本厂商高管谈及了影响;三星前员工因外泄半导体清洗设备技术遭到韩国法院判决。值得一提的是,“裁员潮”已经涌向通信领域,爱立信将在全球裁员8500人以削减成本,中兴通讯也传出启动一轮人员优化的消息。
一起来看看本周(2月20日-2月26日)半导体行业发生了那些大事件?
1.美国提供390亿美元芯片补贴 “国安为先而不是补贴公司”
在美国政府准备投资390亿美元以支援美国芯片生产,美国商务部强调该计划的重点是加强国家安全,而不是提振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 (Gina Raimondo) 直言,“这项立法的目的不是补贴公司,因为半导体行业正处在周期性的低迷时期,这些资助不一定会帮助这些公司在美国变得更有利可图。”
雷蒙多表示,美国下周二将公布根据2022年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资助的制造部分的申请,并将在其选择标准中“非常明确”。“我想会有很多公司失望,认为他们应该获得一定数额的钱,但现实是计划是为了我们国家安全目标的实现。”雷蒙多告诉记者。
雷蒙多在周四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法案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至少打造两个半导体制造业集群。由于她本人并没有明讲“集群”到底会在哪里,故这个提法也引发媒体的好奇。按照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公司的投资计划,亚利桑那、俄亥俄和得州是最具有“集群”潜力的地区。
2.“Chip 4”联盟召开正式会议 “未涉及与中国大陆关系”
针对媒体报道“Chip 4”联盟正式会议,中国台湾“外交部”回应,由美国主导的“美国-东亚半导体供应链韧性工作小组”(Chip 4)在去年9月召开首次预备性视频会议后,经过数月多次协调,已于今年2月16日举行工作小组的首次资深官员视频会议。
中国台湾“外交部”指出,与会四方在会议中的讨论重点,主要聚焦在如何维持半导体供应链的韧性,以及探索各方未来可能合作方向。另外,中国台湾“经济部”官员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经济部方面是由贸易局作为发言代表,会议历时约一个小时,主题是讨论供应链的“早期预警机制”(early warning system)。对方还表示,半导体是长而复杂供应链,除制造端预警,中国台湾方面也建议预警机制要纳入材料、设备等不同方向。
值得注意得是,该官员透露,这次会议没有触及出口管制,以及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去年9月预备会议就有讨论到“供应链韧性”将是对话主轴,美方这次更加具体化,提出建立“早期预警、互相提醒”机制,日、韩也给予正面回应。
3.美国或将对华禁运“脑机接口”技术
据美国之音报道,出于对“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影响国家安全的考虑,美国政府可能将限制这类技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竞争对手国家的出口。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近日与脑科学厂商及学者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为可能制定相关出口管制征询意见。商务部副助理部长波尔曼(Matthew Borman)说:“我们必须精准限制那些可能进行滥用的国家获取相关技术”。
BCI涉及解码大脑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以执行各种操作。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医学,例如为肢障人士量身打造可凭借“意念”控制的义肢。
报道称,该技术被认为具潜在“军民两用”性质,因此与生物技术、AI及先进材料同列为对国安有重大影响的“新兴与基础技术”,依法BIS须对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制定出口管制规范。
乔治亚理工学院技术政策专家柯萨尔(Margaret Kosal)警告,脑机接口技术未来极可能应用在军事上。而中国很可能在脑机接口的应用方面领先各国一步,获取先发优势。据悉,中国相关计划预算已达32亿元,整体规模预计达百亿甚至千亿。
4.东京电子社长谈对华半导体管制:无视民族主义是企业可持续全球增长的关键
据日经亚洲报道,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制造商东京电子(TEL)的业绩正在扩张。尽管该技术受到好评,市场份额(按销售额计算)也在增加,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半导体市场降温和对中国出口限制的风险。日本经济新闻就需求前景和地缘政治风险采访了东京电子社长河合利树。
记者问及美国加强了对中国出口半导体相关尖端设备的管控,这是否对日本也可能产生影响。河合利树称,作为一家公司,他没有资格评论地缘政治。但他仍旧会关注各国的限制,站在跨国公司的立场上公平对待。“我们不会瞄准美国企业无法供应和接单的缺口。我不以民族主义的方式思考。无视民族主义是企业可持续全球增长的关键。在美国对中国出口限制的背景下,让东京电子远离风险很重要,但保持尖端设备持续向客户供应的环境也很重要。”
记者追问道:“对中国的出口量将如何增加或减少?”河合利树表示,美国限制的部分,(中国客户)的投资计划已经调整,所以出口量不会增加。但是,业务的非限制(非小费)部分仍在继续,公司将继续做出回应。
5.日本京瓷评估:美国正扼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日本厂商占据了被动元件领域的半壁江山,据金融时报报道,被动元件大厂日本京瓷的总裁谷本秀夫表示,美国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正扼杀其作为世界工厂的条件。京瓷将生产转移离开中国到其他地区,并在日本境内投资设厂。
美国去年10月宣布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芯片管制禁令,并收紧向中企销售用于生产半导体的设备。上月,日本和荷兰同意跟进美国,限制芯片制造工具出口中国。
“如果芯片设备制造商停止向中国出货,我们的订单将受到一定影响。”谷本秀夫表示,因为中美科技战,公司产品在中国制造并在中国销售就可以,但在中国生产并出口海外的商业模式已不可行。“不仅工资上涨了,很明显地,由于美国和中国之间发生的一切,一些生产很难从中国出口到某些地区。”
谷本秀夫还指出,美国政策现在甚至禁止厂商输送给中国一些非尖端工具。如果芯片设备制造商停止向中国出货,我们的订单将受到一定影响。他认为,在芯片技术方面,中国在硬件方面略显劣势,但在软件和人工智能方面可能仍具竞争优势。
6.三星前员工外泄半导体清洗设备技术 韩国法院判了!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韩国水原地方法院周一发布裁决,判处SEMES的一名前研究员四年徒刑,罪名是非法获取该公司与半导体清洗设备相关的专有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制造出口到中国的类似工具。一家由该研究人员创立的使用SEMES技术生产半导体清洗设备的公司被法院罚款10亿韩元,约合768000美元。
SEMES的其他六名前雇员也因参与技术盗窃而被判有罪,并被判处最高2年半的监禁。SEMES Co.是三星电子的子公司,生产用于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工艺的设备。
法院判决书写道:“如果对此类犯罪行为从轻处罚将造成竞争的外国公司很容易以人才招聘为幌子,窃取韩国公司努力建立起来的技术。”
法院称,前雇员获得的信息包括设备设计蓝图以及通过照片和盗用文件提取的2018年至2020年相关部件清单。所获取的一些信息涉及“国家核心技术”。法院表示,他们的行为还违反了韩国有关公平竞争和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
根据被盗的信息,这些人制作了24份半导体清洗设备蓝图,并向竞争的中国公司和一家未透露姓名的中国研究机构出售了14台清洗机,总价值约为5980万美元。
7.最高3000万元!北京市重奖首轮流片和EDA采购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发布《2023年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资金实施指南(第一批)》征求意见稿的公开征集意见阶段于2月21日截止。
根据文件,2023年度高精尖资金第一批重点支持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产品首轮流片奖励、集成电路企业EDA采购奖励等。申请高精尖资金的企业需在北京市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近3年无严重失信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企业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方向,申报集成电路首轮流片、EDA采购奖励的企业须经所在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
文件指出,在集成电路首轮流片奖励方向,高精尖资金将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多项目晶圆(MPW)或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流片费用一定比例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在集成电路企业EDA采购奖励方向,高精尖资金将支持在京开展研发的集成电路企业购买符合条件的EDA设计工具软件(含软件升级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采购费用不超过5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8.爱立信将在全球裁员8500人
根据一份发给员工的备忘录显示,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将在全球裁员8500人,作为削减成本计划的一部分。
据路透社报道,爱立信首席执行官Borje Ekholm在备忘录中写道:“裁员的管理方式将根据当地国家的做法而有所不同,一些国家本周已经通报了裁员的消息。我们有义务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公司现在最大的敌人可能是自满。”
据悉,该公司本周已经宣布计划在瑞典裁员约 1400 人。几个月来,爱立信一直在与瑞典的员工工会就如何处理成本削减问题进行谈判。一位发言人表示,现已与瑞典工会就如何管理裁员达成协议,并补充说该公司打算通过一项自愿计划进行裁员。
该报道指出,爱立信在全球拥有超过10.5万名员工,尽管爱立信没有透露哪个地区受影响最大,但分析师此前预测,北美可能受影响最大,印度等增长型市场受影响最小。
爱立信曾于去年12月份表示,由于包括北美在内的一些市场需求放缓,到2023年底将削减成本90亿克朗(8.8亿美元)。削减成本措施将包括减少顾问、房地产和员工人数。
9.中兴通讯回应人员优化:每年都有,今年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知情人士透露,中兴通讯已启动一轮人员优化,涉及无线研究院、终端等多个部门,每个业务线比例不同。据《科创板日报》最新消息,中兴通讯回应称:“作为一家全球高科技企业,中兴通讯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及发展,我们始终欢迎优秀人才的加入。在中兴通讯,每年都会有正常的人员调整与流动,今年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据悉,知情人士此前称,不少员工年前被通知,会在2月底之前办完离职手续。“往年公司较少裁员,2022年因各种因素,员工自愿流出较少,另外这几年大量招聘应届生,人员本来就冗余,因而要缩编减员,后续可能还会继续优化。”
去年的“裁员潮”已延续到今年,开年以来,英特尔、泛林集团、IBM、高通、新思科技、飞利浦、戴尔、美光、Arm中国、西部数据等多家ICT大厂传出了裁员的消息。
10.传台积电计划在日本建第二家晶圆厂 总投资超1万亿日元
台积电计划在日本熊本县西南部建设其第二家芯片制造厂,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日元(约514亿元人民币)。
报道称,台积电的第二家工厂预计将于20年代末完工,并可能采用更先进的5纳米或10纳米制造工艺。台积电在日本的第一家工厂也位于熊本,预计将于今年9月完工,2024年底投产。目前台积电正在就政府补贴和客户投资进行谈判,细节预计将在年底前确定。
对此,台积电指出,关于海外厂区相关规划,请参照1月法说会信息,目前没有更新回应。台积电1月在法说会上表示,考虑在日本建造第二座晶圆厂,只要客户需求和政府的支持水准合乎情理。
台积电提及依据客户需求和政府支持水准,公司28纳米及以下的海外产能,可能在五年或更长时间内,达公司28纳米及以下产能总额的20%或以上。
此外有消息称台积电已表示将与索尼集团公司合作建设其在日本的新设施。但熊本厂合作伙伴索尼表示,双方尚未讨论台积电“日本二厂”事宜,且表示美日荷对华禁令对业绩影响轻微。
(校对/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