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 10月10日,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华映科技,证券代码:000536)召开了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就《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非独立董事的议案》、《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独立董事的议案》、《关于公司监事会换届选举监事的议案》进行了审议。
爱集微作为其机构股东出席参加了此次会议,但该公司却以三季报披露窗口期为由,拒绝与中小股东交流。
原控股股东宣告破产,华映科技被拖累
资料显示,华映科技主营液晶模组加工业务,同时还开展了盖板玻璃及面板业务,利润主要来源于代工。自原控股股东中华映管陷入债务危机后,华映科技经营也陷入困难。
近日,华映科技披露公告称,公司获悉中华映管收到台湾桃园地方法院的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宣告中华映管破产。
据了解,华映科技是中华映管在大陆合资公司,而中华映管拖欠华映科技巨额货款和现金补偿款,也导致了华映科技目前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根据双方重组协议,2018年中华映管及其相关方未完成业绩承诺,华映百慕大需向华映科技进行30.2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补偿。华映科技也曾就该笔债务发起诉讼,但目前尚未有明显进展。
另外,在2018年报中,华映科技计提了中华映管27.91亿元的坏账准备。到2019年中报,华映科技累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18亿元人民币。主要是华映科技及其子公司向中华映管销售液晶显示模组所形成的应收账款。
中华映管宣布破产后,华映科技9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对中华映管的债权系无担保债权,没有优先受偿的权利。目前,债权人会议尚未召开,破产财产亦未进入处置阶段,尚无法预估具体受偿金额。
由于中华映管的大部分资产均已抵质押,但仍旧难以偿还全部债款,加上股权也全部被冻结,意味着华映科技难以拿回这笔巨额欠款。
面对控股人破产这场灾难,华映科技损失的可能不仅仅是巨额的欠款,更大的冲击可能来自公司业务模式的崩塌。
资料显示,华映科技的业务,是订单、销售两头在外的代工模式。以2018年为例,其营业收入中,代工、进料加工收入32.47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77%左右;但是代工、进料加工业务,又主要依靠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至2017年,华映科技向中华映管销售收入32.6亿元、22.5亿元、27.2亿元,在营收中占比高达60.34%、51.07%、55.65%,这可以看出华映科技营收对原控人依赖较大。随着原实控人破产,其经营模式也出现崩塌,营收规模快速下滑,从2018年的45.18亿元,下降至2019年的14.74亿元。
净利润持续亏损,变卖核心资产“求生”?
基于中华映管债务问题引发的系列影响,以及资产减值、运营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等,华映科技的盈利能力也快速下滑。
2018年、2019年,华映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6亿元、-25.87亿元。由于华映科技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该公司股票交易自2020年4月29日开市后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华映科技”变更为“*ST华映”。
随后,*ST华映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94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为6.11亿元,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归属净利润为正,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经*ST华映申请,深交所同意撤销公司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
值得提及的是,华映科技2020年扣非净利润仍亏损5.5亿元。其归母净利润为正,主要是变卖资产获益。当年,华映科技以24.97亿元将华映光电100%股权转让给其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和格实业。
2021年,在面板产业高景气度的背景下,华映科技归母净利润仍亏损2.24亿元。2022年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为-3.66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从自身业务方面来看,华映科技更是从2016年开始处于连续亏损状态。2016年至2022年上半年,华映科技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55亿元、-3.31亿元、-50.04亿元、-31.03亿元、-11.99亿元、-5.5亿元、-3.75亿元,近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亏损超过106亿元。
而为了解决财务及经营危机问题,华映科技于2021年计划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00亿元,投建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LGZO TFT_LCD)生产线扩产及OLED实验量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不过,证监会发审委最终给予否定。2021年12月6日,中国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依法对其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进行了审核,以投票方式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进行了表决,由于同意票数未达标,申请未获通过。
在募资未通过的背景下,华映科技于今年5月宣布出售旗下控股子公司华冠光电75%股权。8月9日,华映科技称华冠光电 75%股权转让项目已竞价成功,成交价格为33115万元。
据悉,华冠光电的业务是为客户提供液晶面板的模组组装服务,收取代工费用。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为1.98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3455.29万元,是华映科技为数不多尚能实现盈利的子公司。
值得提及的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终端市场持续低迷,面板产业市场需求持续下降,而产品价格也快速下降。在面板产业量价齐跌的背景下,华映科技的盈利能力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公司仅通过出售参股子公司获取资金,又能支撑多久?
(校对/李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