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子公司智慧海派爆雷以来,航天通信备受波及,连日来股价暴跌超30%。
10月23日,航天通信对媒体表示,因智慧海派体量占比较大,公司可能面临退市风险,目前证监会还未正式立案。
回顾事件的起因,今年10月14日,航天通信因子公司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违规对外担保3.68亿美元被上交所下发问询函,随之爆出智慧海派涉嫌财务造假。
同时,智慧海派龙华分公司贴出《告知书》称,因公司长期生产经营困难,已无法继续经营,经公司研究决定,并经工会同意,公司拟于2019年11月15日关闭龙华分公司观澜生产基地,自2019年10月14日起,基地全员正式停工。
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截止10月22日,航天通信的股价暴跌已超30%,但是公司至今仍然无法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
不仅如此,今年7月,航天通信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慧海派”)出现部分银行债务逾期,逾期债务本金约5.6亿元。航天通信表示,智慧海派如果无法妥善解决逾期债务,其可能面临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增加财务费用;同时会进一步加剧其资金紧张的局面,影响资金链安全,由此将对公司2019年度业绩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可见,智慧海派的问题由来已久。只是,相比此前智慧海派完美的并表业绩,此时的航天通信可谓“有苦难言”。
据公告显示,自2015年航天通信收购智慧海派,其交易的对赌协议显示,智慧海派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实际净利润数额分别不得低于2.5亿元、3亿元、3.2亿元。
而2016年,智慧海派并表航天通信后,报告期内智慧海派于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实现实际净利润分别为2.91亿元、3.11亿元、3.51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别为116.54%、103.74%、109.61%,超额完成每年业绩承诺。
与此同时,2016年至2018年年报显示,航天通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72.15万元、1亿元、2.10亿元,其中,智慧海派净利润分别为2.44亿元、3.56亿元、4.03亿元。
由此可见,如果剔除智慧海派净利润,航天通信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值。在智慧海派爆雷的阴影之下,航天通信的业绩也毫无说服力。
因而,对于航天通信而言,如不能妥善处理智慧海派的问题,自身将受更大波及,退市的风险也不能排除。(校对/GY)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