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纹识别进入爆发前夜,这家初创企业已布局AI声纹从云到端

来源:爱集微 #声扬科技# #声纹识别#
1.4w

集微网消息,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正在终端产品导入上激烈角逐,双方都都想技压一筹抢占市场;但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发向着便捷、高效、安全、低成本、微小化等趋势演进,真正能技压一筹的或将是声纹识别。

声纹识别是像指纹识别一样具体独特的生物特征,也是一种可安全识别的方式,声纹跟语言的语种无关,其有独到的优势,包括支持远程的交互,采集方便,成本更低,识别方式更为主动及安全。

不过,声纹识别尚处于市场初期阶段。声扬科技(VoiceAI)创始人兼CEO李亚桐向集微网表示,从行业发展来看,目前声纹识别的发展类似2014年前后的视觉识别,正处于一个爆发的前夜;但声纹识别应用范围将会非常广,包括金融、安防、智能硬件及IoT等应用。

客户导入初具规模

声扬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声纹识别领域的初创企业,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公司已经推出了一站式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且开始在各个细分行业中落地。

据透露,声扬科技从底层深度神经网络(DNN)算法引擎,产品解决方案以及行业应用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并在技术深入和应用范围上做扩展。在成立两年时间中,就跟很多厂商达成合作,实现声纹技术的应用落地。

目前,声扬科技已为中国南方电网、ASUS华硕、广发证券、印尼国家社保机构TASPEN、墨西哥国家级贷款银行INFONAVIT等国内外企业与政府机构等提供技术服务。其中,印尼国家级社保机构TASPEN在其2018年5月上线的多重生物识别验证系统,采用了声扬科技的声纹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

李亚桐表示,我们主要的技术还是在声纹识别,当然也有做语音识别,因为只有单一的技术,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是做一个全站式的技术储备,为我们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声扬科技的声纹识别准确率在实际应用中高达99.5%,并有语音识别技术配合应用场景的落地。譬如说,社保的声纹应用采集,需要用到声纹和语音识别的方式进行认证,声扬科技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我们当前切入市场的重点是金融行业的应用和声纹云(大量IoT和互联网客户可直接接入我们的声纹云平台、调用我们的声纹识别技术服务)。”去年 10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移动金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应用技术规范》,标志着“三高一低”(高准确性、高安全性、高便利性、低成本)的声纹识别技术将在金融等对“安全”高度重视的领域开始普及。“规范发布前后,已有多家国内知名银行与我们接洽声纹方面的合作。”

声纹识别会在手机中普遍应用吗?

随着声纹技术方案的逐渐成熟与应用落地,手机厂商也看到了其中的应用创新。“如今,已经有手机厂商在跟我们谈合作,因为在手机中应用声纹识别,譬如用语音唤醒手机解锁、语音指令操作手机支付购买时同步用声纹识别替代密码来验证身份,这都是手机应用中很自然的场景,安全性也更高,成本也更低。”李亚桐说到。

针对声纹识别在手机上的应用,功耗也非常低,声扬科技通过软件层面测试,在手机中导入声纹识别,当手机一直在监听的状态下,整个晚上功耗不到3%。

李亚桐认为,声纹识别将会成为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硬件生物识别的又一主力,现在很多手机厂商已经看到声纹识别的优势,但大规模走向商业化,还需要技术本身的打磨,以及用户体验的提升,更需要产业链的厂商共同推进。

规划布局AI声纹芯片

相比于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声纹的采集只需要麦克风模块,成本相比于摄像头或者指纹识别模块而言要低,采集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则要高,因此这项技术有着比较明确的市场前景。

而要想模块性价比显著则离不开芯片。现在很多AI公司都在进行云+端的布局,端侧的技术要求模块要小型化、轻量级,而声纹识别的产品模块同样可以做到。

“端侧最终离不开芯片。”李亚桐透露,“我们也有做芯片的规划,并在这方面积极准备着,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将会正式启动。” 

李亚桐强调,声纹识别将来一定往端侧走,是离不开芯片,现在应用更多是云的层面。而声扬科技做芯片还有一大优势,其投资人和董事之一高秉强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科学家,在芯片层面有很深的积累。

目前,声扬科技已完成由香港X科技基金领投、BrizanVentures等跟投的千万级Pre-A轮融资。本轮领投方香港X基金聚焦领域包括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微电子及芯片设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科技、医疗医药、先进材料及金融科技等。另外,BrizanVentures风险投资基金专注于投资全球芯片领域、人工智能以及智能消费电子等行业。

声扬科技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充以智能语音研发人才为核心的团队,希望能吸引更多认同这项事业意义的全球人才加入,加速以声纹识别为代表的智能语音技术落地应用,让普通人能够更快地享受到这个技术带来的价值。

责编:
来源:爱集微 #声扬科技# #声纹识别#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