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贝特瑞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新型气相沉积法硅碳产品领域已获得全球多家主流动力客户的认可,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供应。通过技术创新,公司成功开发出兼具高压实、低膨胀特性的快充型新硅碳负极,已顺利通过头部3C电池厂商测试。
贝特瑞目前负极材料产能57.5万吨/年,新增产能主要系印尼一期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顺利投产;正极材料产能6.3万吨/年。其中,硅基负极产能5,000吨/年,出货量位居行业之首;深圳在建硅基负极项目也会陆续建成投产,未来将根据下游客户及市场需求逐步释放产能。钠电产能约3000吨/年,钠电正、负极材料已获得客户认可,并实现批量出货。
贝特瑞硅基负极覆盖硅碳、硅氧和新型气相硅三条路线。贝特瑞针对不同市场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进行了产品的定制化开发,并在电动工具、家用消费、eVOLT、固态电池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硅碳负极的小批量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贝特瑞的新一代硅基负极产品已于2024年成功导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实现了在国内外“46”系列大圆柱项目中的全面突破。2024年底,贝特瑞联合攻关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更是荣获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