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汽车大厂裁员400人!新纶又被起诉,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中国电信持续攻关通用大模型和量子计算云平台

来源:爱集微 #半导体# #中国电信#
2.6w

1.中国电信柯瑞文:持续攻关通用大模型和量子计算云平台

2.ST新纶又被银行起诉,涉案金额5018.6万元

3.国盾电子再与关联方达成关联交易,将供应量子通信相关产品

4.深南电路:产品需求受AI应用趋势影响 封装基板业务有序推进

5.传Lucid为加速重组进度,再度裁员400人


1.中国电信柯瑞文:持续攻关通用大模型和量子计算云平台

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主旨演讲,并表示,近年来,中国电信牢牢把握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推动企业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转型,围绕网络、云及云网融合、AI、量子/安全等四大技术方向,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业务布局,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

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在数字中国建设历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网络基础进一步夯实,天翼云作为国家云的框架已经全面成型,是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同时,建成全球最大的量子城域网,量子密话用户规模全球领先;并在全球率先实现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现在又推出了汽车直连卫星服务;此外,中国电信还打造千亿参数规模的星辰大模型,推出“灵泽”数据平台等。

对于未来发展,柯瑞文提出了五点战略举措,首先是强化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电信将重点攻关异构云调度、智算网络、云网操作系统等卡点技术,为算力资源高质量供给持续贡献创新方案。在人工智能、量子、网络领域,持续攻关通用大模型和量子计算云平台,加快6G网络架构与标准研究。

其次,加快应用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电信围绕新型工业化、数字政务、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等场景,推出了AI+终端、数字平台、行业大模型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应用促进产业创新,更好满足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

第三,建设数据要素能力体系,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中国电信积极参与国家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加快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升级“灵泽2.0”数据平台,提供数据确权登记、数据融合计算、可信数据空间等功能。此外,中国电信还构建“星海”大数据产品矩阵,推出面向政务、金融、文旅等场景的数据产品服务。同时,还打造了“银河”跨境数据解决方案,促进数据跨境安全流通。

第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近年来,中国电信组建量子、人工智能、无人科技等科技公司,全面优化以云中台为枢纽的生产运营流程,完善责权利对等、激励约束并重的市场化机制;下阶段将推动改革进入系统集成阶段,着力打通从科技、产品到产业的循环,激发各类要素活力。

第五,建强人才队伍,夯实创新根基。中国电信将完善企业全球人才布局,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带动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

2.ST新纶又被银行起诉,涉案金额5018.6万元

5月24日,ST新纶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新纶电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新纶新能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出具的《传票》及《应诉通知书》,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武进支行与公司及子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向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据介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武进支行请求判令新纶电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立即偿还原告欠款本金49,500,000.00元,利息685,993.51元(暂计算至2024年4月16日)及实际还清全部欠款之日止按合同约定利率计算的利息(含复利、罚息),同时承担诉讼费、保全费、公告费等,暂合计50,185,993.51元。

据披露,因生产经营需要,ST新纶全资子公司新纶电子材料于2021年12月27日与中国银行武进支行签订《流动资金借款合同》,中国银行武进支行向新纶电子材料提供贷款金额为6,100万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还款时间为2022年6月26日。中国银行武进支行于2021年12月30日向新纶电子材料发放了6,100万元贷款。

新纶电子材料于2022年6月24日与中国银行武进支行签订《流动资金借款合同》补充合同,合同约定将原合同借款期限修改为60个月,自提款之日起算。根据新纶电子材料的实际情况,新纶电子材料于2023年12月25日与中国银行武进支行签订《流动资金借款合同》补充合同二,合同约定将原合同借款期限修改为84个月,自提款之日起算。

ST新纶、新纶新能源、侯毅及刘昕分别为新纶电子材料上述贷款提供担保。2024年3月20日,新纶电子材料在中国银行武进支行的贷款出现本金逾期及欠息,中国银行武进支行依据合同约定宣布贷款提前到期。

据了解,这已是ST新纶半个月内第二次披露因贷款逾期被银行起诉,此前华夏银行常州分行也宣布对新纶新能源发放的贷款立即到期,并提起诉讼。

3.国盾电子再与关联方达成关联交易,将供应量子通信相关产品

5月24日,国盾量子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量科”)拟与浙江国盾量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国盾电力”)签订一份销售合同,向浙江国盾电力提供量子通信相关产品,合同金额预计为6,908,400元。

浙江国盾电力为国盾量子的参股公司,国盾量子持股4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国盾量子与浙江国盾电力存在关联关系。

据介绍,包含上述交易,自此往前追溯12个月,国盾量子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与公司关联方签订销售合同的金额累计为7,507,910元。

具体为,国盾电子向各关联方签订销售商品类合同合计34,102,860元,采购商品类合同合计2,177,578.77元,提供服务类合同合计6,582,930元,接受服务类合同合计10,209,228元,上述合同类别金额共计53,072,596.77元。

4.深南电路:产品需求受AI应用趋势影响 封装基板业务有序推进

5月24日,深南电路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今年一季度,公司PCB业务通信领域无线侧订单需求较去年第四季度未出现明显改善,有线侧交换机、光模块等需求有所增长。数据中心领域订单需求环比继续增长,主要得益于EagleStream平台产品逐步起量,叠加AI加速卡等产品需求增长。汽车电子领域继续把握在新能源和ADAS方向的机会,延续往期需求。工控医疗等领域业务占比相对较小且需求相对保持平稳。

深南电路表示,伴随AI的加速演进和应用上的不断深化,ICT产业对于高算力和高速网络的需求日益紧迫,各类终端应用对边缘计算能力和数据高速交换与传输的需求迎来增长。上述趋势驱动了终端电子设备对高频高速、集成化、小型化、轻薄化、高散热等相关PCB产品需求的提升。公司PCB业务在高速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交换机、AI加速卡、存储器等领域的PCB产品需求将受到上述趋势的影响。

在封装基板方面,深南电路封装基板业务需求整体延续去年第四季度态势。BT类封装基板保持稳定批量生产,FC-BGA封装基板各阶产品对应的产线验证导入、送样认证等工作有序推进。

深南电路作为目前内资最大的封装基板供应商,具备包括WB、FC封装形式全覆盖的BT类封装基板量产能力,在部分细分市场拥有领先的竞争优势。2023年,深南电路FC-CSP封装基板产品在MSAP和ETS工艺的样品能力已达到行业内领先水平,RF封装基板产品成功导入部分高阶产品。另一方面,针对FC-BGA封装基板产品,14层及以下产品深南电路现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14层以上产品具备样品制造能力。

值得提及的是,近期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影响,贵金属等部分辅材价格有所上升,部分板材价格亦有抬头趋势;不过,深南电路表示,这目前暂未对公司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传导情况,并与供应商及客户保持积极沟通。

此外,玻璃基板与PCB、有机封装基板在材料特性、生产工艺方面均存在差异,在各自的应用领域具有不同特征。深南电路对玻璃基板技术保持密切关注与研究,但目前不涉及玻璃基板的生产。

5.传Lucid为加速重组进度,再度裁员400人

据环球网科技援引消息源报道称,造车新势力Lucid近日计划裁员400人,约占其总员工的6%,原因是为了应对市场挑战和内部重组需要。其中,重组计划预计于今年Q3末可完成。

近年来,随着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发起价格战,全球车企正承受盈利极限,位于美国的Lucid也无可幸免,早在2023年3月,Lucid就曾启动过一轮高达1300人的裁员潮,占当时员工比例为18%,裁员的原因是为了节省2400万至3000万美元的重组费用。有消息称,截至2023年末,Lucid仍有员工约6500人,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虽然发展不及预期,但CEO的年薪却“遥遥领先”,根据美国《汽车新闻》杂志披露,Lucid 首席执行官彼得·罗林森2022年薪酬高达3.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64亿元),在汽车行业中位列第一,是位列第二的通用CEO玛丽·博拉的11倍;在美股上市CEO中位列第二,仅次于英伟达黄仁勋的5.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9亿元)。

资料显示,Lucid是美国本土造车新势力,原名Atieva,2007年成立于美国加州,公司最初由两位华人创立,于2016年推出首款车型Lucid Air,该车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S。2022年,该公司的目标销量为2万辆,实际销量为7180辆;2023年目标销量为10万辆,而根据其披露数据,上半年实际销量为2810辆。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半导体# #中国电信#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