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度知产盛会即将开始,大咖齐聚一堂敬请期待;
2.爱立信在中国裁员240人;
3.涉嫌严重违法!东风公司原纪委常委、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汪舒鸥接受监察调查;
4.一周概念股:台积电下调全球晶圆代工营收预测,造车新势力2023年业绩盘点;
5.一周动态: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500家;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开启申报(4月13日-19日);
6.半导体渠道双雄靠并购壮大 大联大、文晔今年竞争更激烈
1.年度知产盛会即将开始,大咖齐聚一堂敬请期待
2024年6月28-29日,第八届集微半导体峰会将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召开。本届集微峰会将以1场主论坛、20余场专题论坛的形式,盛邀院士专家、半导体龙头企业负责人、全球投资机构创始合伙人、微电子学院院长等数百名重磅嘉宾出席,针对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半导体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开展高峰对话,预计参会观展者将超6000人。
作为本届集微峰会的特色活动之一,第四届ICT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年会预定于峰会第二日(6月29日)下午举办。
ICT知识产权发展联盟隶属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其前身为“手机中国联盟”。ICT知识产权发展联盟的成员代表了中国ICT知识产权领域的最强阵容,联盟的理事会成员包括华为副总裁兼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OPPO首席知识产权官冯英、vivo知识产权总监徐显文、小米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经理徐然、传音控股法务总监沈剑锋、中兴通讯知识产权部副部长童心、荣耀知识产权部部长周文宇、TCL集团副总裁杨进、紫光展锐法务部部长杨洁静、宁德时代首席知识产权官孙明岩、北方华创合规副总裁宋巧丽、寒武纪知识产权总监胡帅等国内知识产权领军人物。自2011年成立以来,联盟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了多个国际反垄断案件的调查,曾代表成员企业与海外专利机构进行谈判磋商,广受行业认可。
本次联盟年会将汇集众多来自通信、半导体、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共话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关注的专利运营、企业出海、337调查、商业秘密、数据安全等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和应对措施,联盟各个理事会单位的代表也将悉数到场参与议题分享与讨论。
手机企业引领专利运营
在通信领域,近年来中国厂商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接连陷入以Sisvel为代表的海外专利运营机构和专利池管理机构发起的专利许可诉讼,包括中兴、海信、OPPO、小米等。与此同时,这些海外专利运营机构也在不断设立新的专利池,以吸引新的参与者加入,例如Sisvel在2022年发布的蜂窝物联网专利池,以及Avanci继4G网联汽车项目之后再度迭代推出5G网联汽车项目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注重知识产权积累与保护的同时,已经开始重视知识产权的运用与转化,并逐步与世界接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诸如华为、OPPO、小米、vivo等手机企业作为中国第一批知识产权先锋,在国际竞争中摸爬滚打,在知识产权运营方面走过了曲曲折折的探索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本次联盟年会上将与与会者一同分享。
半导体企业面临337调查
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有关规定,针对进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以及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开展调查,裁决是否侵权及有必要采取救济措施的一项准司法程序。
针对中国企业的337调查在过去二三十年来从未间断,可以说的上是中美贸易史的记录者。随着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以及由产业升级导致的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与美国老牌科技巨头的摩擦日益白热化,337调查被启用的范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频繁,以致于成为了美国打压我国半导体产业的主要政策。
然而数据表明,在337调查中选择应诉的企业里只有5%最后输掉了官司,还有35%的事件得以场外调解。在本次联盟年会上,我们将邀请在这方面富有经验的法官、律师,以及遭遇过相关调查的企业代表,将他们的经验与应对措施与与会者一同分享。
国产汽车出海风险需要关注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我国汽车出口取得了显著成绩,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超过日本跃升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以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广汽等为代表的车企,正加快完善海外产业链,抢占海外市场,一些新势力车企也开始逐步规划出海战略,积极进行提前布局。
但国内车企在享受海外市场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全球技术壁垒、贸易管制等诸多挑战,国产汽车出海的热潮下仍然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目前我国汽车出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一些来自国际环境的风险,如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的“反补贴”调查等,车企出海的压力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如何保持增长势头,车企又该如何进一步打开全球市场,依然是关系到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本次联盟年会上,我们将邀请传统车企以及新势力车企的代表,在会议上分享他们如何研判和规避产品出海的风险。
AI时代下的数据安全如何保证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进行欺诈的案例时有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AI的数据安全。如何保护AI训练中使用的诸如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等关键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了一项挑战。此外,AI系统本身也可能面临诸如黑客攻击、恶意软件等安全风险,同样需要给予有效的保护。
奇安信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显示: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3000%,基于AI的钓鱼邮件增长1000%,已有多个有国家背景的APT组织利用AI实施了十余起网络攻击事件,而目前业内普遍对潜在影响的研究与重视程度仍远远不足。另外,全球知名应用安全组织OWASP也发布了大模型应用的十大安全风险,包括提示注入、数据泄漏、沙箱不足和未经授权的代码执行等,并呼吁业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在本次联盟年会上,我们将邀请人工智能行业上下游企业的代表,在会议上分享他们对于行业应当如何推动AI数据安全领域的范式变革,对抗恶意人工智能,以扭转“防御者困境”的思考。
联盟聘任仪式、增员仪式
今年以来,ICT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又迎来了来自手机、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多家新成员入会。在本次联盟年会上,我们将为这些新成员举办增员仪式。此外,还将有重量级国际嘉宾的聘任决定在会议上宣布,敬请期待。
ICT知识产权年度盛宴
2021年,在手机中国联盟成立十周年之际,首届联盟年会在深圳召开。来自华为、中兴、OPPO、vivo、小米、传音、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TCL、一加、华米科技、闻泰科技、寒武纪、恒玄科技、顺络电子、小鹏汽车等数十家ICT领域企业的知识产权负责人悉数出席,就反垄断与知识产权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2022年,第二届联盟年会首次与集微半导体峰会结合,内容覆盖广度增加,且集专业话题分享、高端行业交流于一体,华为、OPPO、vivo、小米、传音、荣耀、中兴通讯、宁德时代、闻泰、三安、哲库科技、华米科技、天珑移动、芯海科技、寒武纪、深圳宏芯宇、星纪时代、艾为、TCL、龙旗、增芯科技等ICT产业知识产权或法务负责人再次齐聚一堂,携手业界同行共促产业链知识产权的协作和共同发展。
2023年,手机中国联盟正式更名为ICT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在纵向延伸推动企业合作、知识共享及行业自律的同时,横向拓展至通信以外的半导体、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工智能等更广泛的ICT产业,以应对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多领域面临的专利诉讼和国外厂商垄断现象。在此背景下举办的第三届联盟年会首次采用了高端闭门会议的形式,汇聚ICT领域各大头部企业的知识产权负责人,打造跨行业的知识产权顶级“朋友圈”,一同研判当前局势,找准发展方向,开启发展新篇章。
本届联盟年会更将打造知识产权最强阵容,汇聚各大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大咖展开深入的内部探讨,以正确的战略应对新局面与新变化。充分发挥ICT知识产权发展联盟作为政府和产业沟通桥梁的作用,助力企业在复杂的产业环境下发展,凝聚各方资源,共同维护产业利益。
联盟年会报名已经开始,欢迎踊跃参与。
特别提示:“是否参加【ICT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年会】”下拉菜单选中“是”。
详情请咨询活动联系人:
刘女士 15010062699(微信同号)
2.爱立信在中国裁员240人
爱立信已在中国解雇240名员工,这是该公司重组的一部分,将影响其全球最大的研究中心之一。
爱立信表示,这些职位的削减将符合该公司努力实现研发多元化,以更好地配合其全球销售。爱立信一位发言人表示,受影响的员工将来自其中国核心网络研发部门。
几位参加会议的人士表示,这家瑞典电信设备公司在3月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告诉员工,公司正在着手对其中国业务进行转型,该转型将持续到2025年。知情人士称,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裁员。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研发团队最近被排除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至少两个大型项目的工作之外。
在5G时代,由于华为等本土企业的竞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爱立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爱立信在2023年度报告中警告称,中美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可能会损害其在华业务。
数据显示,爱立信公司去年在中国的员工人数为9950人,低于2021年的10723人。
3.涉嫌严重违法!东风公司原纪委常委、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汪舒鸥接受监察调查
4月19日,据东风公司纪委、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监委消息:东风公司原纪委常委,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汪舒鸥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国家监委驻东风公司监察专员办公室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监委联合监察调查。
“廉洁东风”消息显示,汪舒鸥,男,汉族,1956年2月出生,安徽舒城人,2016年2月退休。因严重违纪,2015年12月被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撤职处分,2016年8月被开除党籍。
2024年3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东风公司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吕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3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东风公司原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胡信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襄阳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3月3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务总监徐天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东风公司纪委和湖北省十堰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外,2月2日,“廉洁东风”发文称,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执行总经理康立华,东风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原纪委委员、财务会计部原部长、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财务会计部原部长刘齐恒,东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汪家伟,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售后事业开发科原科长杨钧,四人涉嫌职务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
4.一周概念股:台积电下调全球晶圆代工营收预测,造车新势力2023年业绩盘点
本周内,台积电召开法说会,总裁魏哲家指出,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部分产业复苏速度低于预期,因此将对今年全球晶圆代工产业的(不包括存储芯片)增幅从此前预计的20%下调至10%,台积电本身则维持同比增长21~26%的增速。
台积电下调全球晶圆代工营收预测
与此同时,台积电本周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行业指引并不乐观。财报显示,尽管受智能手机季节性淡季影响,但是高性能计算(HPC)相关需求持续强劲,台积电一季度净利润为2255亿元台币(约合69.76亿美元),预估2149.1亿元台币,同比增长8.9%,创下一年多以来最快增速;第一季度销售额5926.4亿元台币(约合18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预估5834.6亿元台币。第一季度营业利润2490.2亿元台币(约合77亿美元),同比增长7.7%,预估2408.7亿元台币。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指出,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部分产业复苏速度低于预期,因此将对今年全球晶圆代工产业的(不包括存储芯片)增幅从此前预计的20%下调至10%,台积电本身则维持同比增长21~26%的增速。
与先进制程的火热需求截然不同的是,传统服务器的需求不温不火,成熟制程节点需求依然低迷,台积电预计成熟制程节点需求将在下半年逐步改善。先进封装方面,台积电表示3D IC解决方案SoIC已有客户采用,目前尚未开始大规模采用,但从今年开始需求预计将增长,台积电特别谈到,TSV和混合键合对于实现SoIC封装至关重要。
以应用来看,手机、HPC、汽车应用环比增长明显。AI相关需求持续强劲增长,智能手机需求稳健增长,PC需求复苏较慢,而物联网及消费电子的需求仍然疲软,汽车市场则继续库存调整,需求正在变化,预计今年台积电的汽车半导体业务将会出现衰退。
展望今年二季度及全年业绩,台积电方面强调,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可能进一步影响消费者信心和终端市场需求。不过受惠于公司在技术方面的领先性和广泛的客户群,台积电仍将实现逐季稳健增长,全年以美元计营收增长达21~26%。
此外,受4月3日地震影响,晶圆厂在震后第三天即恢复正常运转,不过部分晶圆受损,台积电预计二季度毛利率预计将微幅下降0.5%。
造车新势力2023年业绩盘点
此外,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近日称,除了特斯拉,目前还没有看到其他纯电车企实现盈利。该观点反映了当下纯电动汽车产业赔本赚吆喝的现状,不过,扩大到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有部分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
从新能源车企财报来看,2023年,理想汽车成为继特斯拉和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营收破千亿元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总营收规模达1238.51亿元;其后分别为蔚来汽车、广汽埃安、极氪汽车,营收分别为556.18亿元、532.34亿元、516.36亿元,三者营收基本相当。其中,极氪汽车预计有超过100亿元营收来整车以外业务;而埃安虽然销量更高,但受产品价格亲民定位影响,整体营收不及理想及蔚来。另外,小鹏、零跑2023年营收分别为306.76亿元、167.47亿元。
从各车企2020年-2023年销售毛利率变化看,2023年汽车降价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如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毛利率明显下跌,不过,随着销量规模的提升,部分车企的规模效应愈发凸显,如比亚迪、理想、零跑、极氪等。
其中,理想汽车受益销量规模快速增长,同时年度产品价格稳定,受汽车价格战影响较小,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年度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的造车新势力,达117.04亿元。极氪、零跑也借助销量激增,亏损规模进一步收窄,未来有望借助销量增长实现扭亏。
在研发投入方面,2023年蔚来、理想的研发费用规模均超过100亿元,小鹏汽车受营收规模限制,研发投入基本维持2022年水平;不过,在增速上,零跑汽车2023年同比增长36.09%,仅低于理想,而领先于特斯拉等可比公司。
总体来看,各家造车新势力总资产规模的增速跟不上负债规模的增长速度,导致多家造车新势力资产负债率逐年走高,并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恒大汽车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比亚迪、蔚来、极氪等资产负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5.一周动态: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500家;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开启申报(4月13日-19日)
本周消息,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4500家;三部门发文加大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中国机电商会呼吁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保持客观公正;《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发布;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开启申报;300亿元三安意法半导体项目预计8月点亮投产;润晶科技收购住友化学两家中国工厂......
热点风向
工信部:我国AI企业超4500家 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针对“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相关问题,陶青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智能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建设,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部门发文加大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提及信息技术、AI等重点产业
4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明确围绕重点任务,加大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包括着力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着力支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着力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支持工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其中提出,着力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对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发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专项工作和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促进金融资源和产业转型融资需求高效对接。助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强化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贷款规模。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供给,强化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支持汽车、家电、机械、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企业“走出去”。保险资金要在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通过债券、直投股权、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多种形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4月9日,《深圳市推动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印发,从资金支持、平台建设、市场开拓、场景打造、要素保障等各个方面,大力推动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提出,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支持高端折叠屏手机、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设备、车载视听设备、全屋智能产品等新型智能终端整机及手机直连卫星射频/基带/Soc芯片、铰链、光学器件、电池、被动元件、功能性器件、精密结构件等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
4月17日,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相关内容。该条例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是全国首部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也是常州市自2015年获得立法权以来,首部市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实体地方性法规。
《条例》明确常州市重点打造太阳能、氢能、风能、动力电池、新型储能、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要求加快新能源未来产业布局。明确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引领;要求建设新能源产业基础数据库,动态掌握新能源产业和企业发展情况,研究制定政策举措,指导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为新能源产业链上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围绕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从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招商、上下游协作、企业梯队培育、绿色制造、绿电使用、产业数字化、回收利用、标准体系、质量品牌、检验认证、交通物流、开放合作等进行规定,推进产业集群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当地时间4月12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团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机电商会石永红副会长代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提请欧盟委员会客观公正透明开展反补贴调查,避免采取贸易救济措施。
石永红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了欧委会的调查在程序和实体中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也损害了中方企业的利益。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依靠的是技术进步、规模效应以及不断完善的供应链。石永红副会长代表行业和企业要求欧委会能够进行公正、客观、透明的调查,强调中欧电动汽车在技术及研发等诸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倡导中欧电动汽车开展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项目动态
据西永微电园消息,总投资约300亿元的三安意法半导体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热火朝天,正在紧张有序地展开作业。在市区级重点专班的全力保障和快速推进下,项目主厂房仅用5个多月实现封顶,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设备采购,预计今年8月将实现点亮投产,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
西部重庆科学城最新消息显示,三安意法半导体项目相关负责人说表示,“预计在今年4月底,就能够进行衬底厂的外线通电测试,比预期时间提前了60天。”
4月10日,无锡市东港镇锡圆电子高端半导体封测项目奠基开工。百克晶半导体作为本项目的投资主体,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晶片减薄、切割、挑芯、检测的生产制造企业。
百克晶半导体消息显示,锡圆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高端半导体封测项目总投资高达12亿元,占地面积27.58亩,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将新建两栋厂房,引进研磨贴膜、物理切割、激光切割、固晶、晶圆键合、等离子清洗等先进封测设备约400台,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封测工厂。其产品将主要服务于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和芯片制造厂商,全面达产后,预计新增封测产能将达到28800万颗。
4月3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穆棱功率半导体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北一半导体晶圆工厂项目开工。据黑龙江日报报道,项目开工意味着牡丹江首家晶圆厂即将诞生。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可填补黑龙江功率半导体晶圆制造产业空白,而且将推动北一半导体成为国内领先的功率半导体IDM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据悉,北一半导体在总部深圳福田设有3个实验室,目前已经取得中国、韩国、美国专利29项,主要经营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包括IGBT、PIM、IPM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焊接机、新能源汽车、工业变频、开关电源、工业机器人、光伏、风力发电等领域。
4月11日,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与深圳清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举行第四期项目签约仪式。
清溢光电消息显示,合肥清溢光电有限公司第四期项目计划购置设备3.5亿人民币,利用合肥清溢光电现有厂房,增加产线,用于扩大AMOLED、HTM用掩膜版的产能,同时新增PSM掩膜版的生产能力,将扩大AMOLED、AR/VR等高端掩膜版的产能,加快其以HTM、OPC、PSM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及量产,填补PSM产品的技术空白,并进一步缓解平板显示行业等上游企业高端掩膜版的需求缺口。
企业动态
4月19日,中科曙光披露公告,董事长李国杰于4月19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因其涉嫌短线交易中科曙光股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中科曙光表示,本次事项系对李国杰先生个人的调查,不会对中科曙光董事会运作及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李国杰先生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中科曙光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月12日,中科曙光曾披露关于董事亲属短线交易及致歉的公告,内容提到董事长李国杰的配偶张蒂华于2023年3月3日至2024年3月1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买卖公司股票,上述交易构成短线交易。
4月16日,润晶科技宣布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就全资收购该集团旗下的住化电子材料科技 (合肥) 有限公司、住化电子材料科技 (重庆) 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一事达成一致,并且双方已经完成股权转让合同的签署。在满足股权转让合同上的相关条件后,合肥住化和重庆住化将成为润晶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润晶科技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将继承住友化学集团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体系,快速实现扩大产品组合(如蚀刻液、剥离液、CF显影液),为客户提供多品种整体供应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润晶科技在中国湿电子化学市场竞争力;同时,重庆和合肥区域布局可以实现本地客户快速响应。
4月16日,诺谛智能宣布正式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武岳峰科创领投,三叶虫创投、清智资本跟投,联想创投追加投资,共计融资金额近亿元。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诺谛“支点”行业大模型面向行业机理的持续迭代与优化,“AI+制造”场景解决方案的持续打磨与市场拓展,以及优秀人才的引进。
诺谛智能官方消息显示,其在3C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乳业等近百个制造业客户取得成功实践,为客户节省数亿元成本,并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还开创性地采用按效果计费的商业模式,迄今为止客户复购率超过80%。
北京芯算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36氪消息显示,本轮融资由九合创投独家投资。融资将用于产品迭代、团队搭建及业务拓展。
芯算科技是致力于研发高维光计算技术的先锋科技企业,成立于2023年8月,创始团队来源于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大等高校。芯算科技基于当前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以光芯片为切入点,研发高维光计算芯片和光电混合计算板卡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AI加速、云服务器、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安全等场景。
6.半导体渠道双雄靠并购壮大 大联大、文晔今年竞争更激烈
半导体渠道双雄大联大与文晔竞争激烈,去年大联大营收规模领先,但今年首季文晔已超前,4月初开始计入并购而来的加拿大渠道商Future营收。外界预期,今年两强较劲会更激烈,虽然文晔有Future这颗大补丸,但一向擅长并购的大联大除了本身成长性,后续若有并购,全年表现依旧相当惊人。
大联大目前持续评估并购,不过该公司也强调,不会为并而并,需考虑并购带来的综合效益,包括资源整合、业务拓展、增加获利等。
受整体市况影响,大联大业绩在2021年创新高后,已连两年衰退,不过去年仍是全球前三大半导体通路厂及台湾半导体通路龙头,营收6,718.88亿元新台币。
至于文晔,挂牌以来一路保持成长局面,去年合并营收5,945.18亿元新台币,年增4%,比大联大少700多亿元新台币。
不过文晔今年迎来小金鸡,4月2日成功完成收购加拿大渠道商Future,交易总金额达38亿美元,折合超过1,200亿元新台币。
文晔并购Future创中国台湾企业有史以来对岛国并购案最高金额,对文晔来说,更重要的是综合效益。根据Gartner资料,以去年半导体业务渠道市占率来算,文晔占9.9%,在全球排名第四,加计Future的市占率后,合计达12.2%,一举成为全球市场居冠。
Future去年营收约54亿美元,零负债,是小而美的通路商,获利率比文晔高出不少。文晔去年净利1.3亿美元,加计Future后,拟制性全年净利可跳升到4.14亿美元,拟制性毛利率也从文晔本来的3.1%,提升到6.2%。(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