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半导体行业依然在挑战中前行。后疫情时代、行业下行、地缘政治等因素仍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及生态。来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如何发展?新的挑战又会从何而来?为了厘清这些问题,《集微网》特推出回顾展望系列,邀请行业中的代表企业,围绕热门技术和产业,就产业链发展态势、热点话题及未来展望做一番详实的总结及梳理,旨为在行业中奋进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参考镜鉴。
集微网消息,数年前,苹果公司为了更大程度地管控和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利润最大化,展开了第一轮的供应链转移计划。不仅大力扶持中国大陆供应商,增加其在供应链中的订单占比,同时也推动台资和外资企业在大陆投资,加建厂房产线。
2020财年,在苹果公布的供应商清单中,有96家中国供应商(包含中国台湾47家)上榜,占总供应商数的48%。截至2021财年,该份清单内中国大陆供应商的数量超过50家。
作为全球最主力的供货地区,苹果与中国大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异常明显。
回顾已经过去的2022年,“黑天鹅”事件反复冲击着苹果与大陆供应链的关系,层层影响下,双方的规划和侧重点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因此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盘点了过去一年苹果供应链发生的较有影响力的事件,并对这些事件在后期有可能带来的一些变化进行简单分析。
1、俄乌冲突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始于2022年2月底,迄今已有近10个月时间,整个过程中,因G7国家的参与导致事情的影响愈发深远,全球经济受到极大冲击,也严重遏制了民众收入及消费的增长。
观察今年苹果各条产品线的销量表现,唯新品iPhone一枝独秀,其他产品的成绩都不算理想。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结果是在苹果加大了促销活动力度的前提下得到的。在此背景下,苹果及其供应链在内的各家手机产业链厂商将在2023年面临更大的考验。
对于明年市场环境将持续低迷,“果链”供应商几乎已经达成了共识,而需求不振,也就意味着大家都将更强调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苹果在考量如何分配新品订单时,供应链竞标价格的重要性或许会进一步提升。
2、四月上海疫情,十月郑州疫情
虽然在疫情发生初期,国内高效的防控管制、复工复产,让大陆供应商得到苹果的青睐;然而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放开,国内的防疫政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应链的交付。尤其是在今年4月,上海及江苏多地因疫情实施管制,“断链”危机一触即发,苹果的产品备货也受到牵连。
虽然近几年大陆的各类成本在逐年增长,中美贸易问题也悬而未决,但结合中印关系的变化,苹果在推动供应链转移一事上并没有展现太过强势的一面。然而在本次事件过后,苹果的态度也发生明显转变。
今年第二季度开始,不少供应商都收到终端客户的“指令”。苹果供应链的重心向印度、越南转移,已经形成了不可逆的趋势。再加上今年10月,郑州富士康发生大规模疫情,即便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有限,也让苹果更加坚定了这一举措。
除此之外,郑州富士康暴发疫情还对iPhone14 pro系列的代工订单分配产生影响。据集微网了解,这次事件前,富士康在iPhone14 pro系列的代工领域一家独大,事后苹果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平衡订单量来维持供货稳定,立讯精密、和硕两家企业都将成为受益者。对于其他有相同情况的零部件环节,苹果势必也会重新斟酌各家供应商的订单分配。
3、供应链转移路径逐渐清晰
相比越南,人口红利、市场规模都更具想象力的印度,显然让苹果更中意;不过由于中印两国的关系在边境摩擦发生后,一直没有明显改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苹果的推动下,中国供应商的转移路径分为两派,一派在印度落地的台资企业,另一派则是把重心放在越南的陆资企业。
集微网从供应链获悉,台资企业在过去大半年里已经陆续在处理大陆的厂房、产线等资产,与此同时,也加快、加大在印度的投资。值得关注的是,或许是印度当地的生产条件并不理想,加上苹果需要形成更稳定的供货体系,以富士康、立讯精密为代表的整机代工厂在印、越两国均有布局。
据日经亚洲报道,苹果公司要求供应商将部分AirPods和Beats耳机的生产转移至印度。目前富士康已经着手在印度生产Beats耳机,并打算最终在印度生产AirPods。此外,目前在越南和中国生产AirPods的立讯精密也开始计划在印度生产AirPods。集微网获悉,立讯精密在印度的厂区建设于近日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4、iPhone 14系列机型减产
作为苹果供应商之一,村田制作所总裁中岛规巨此前曾指出:“智能手机厂商对该公司产品需求下降两位数,使股价下跌20%。他认为,手机市场颓势到明年也不会有太大改善,至少2022财年不会恢复。但即使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低迷,高端手机并不受此因素影响。”
虽然整体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对高端旗舰机市场的用户不论是收入还是消费水平都更加稳定,反映在市场上看,贵价机型的销量受宏观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这也意味着,供应链想要在明年有好的业绩表现,需更大程度提升在高端、旗舰产品中的订单份额。
近日,根据村田制作所预计:“由于需求疲软,苹果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削减iPhone 14的生产计划,这将迫使公司再次下调其手机零部件业务的前景。”
其实相对平价的iPhone 14,由于在硬件上并没有太大的创新,对想要换机的用户来说,性价比并不算高,发布至今的市场反响平平。反观产品规格和售价都更上一层的Pro 系列,在“用料”上颇具心思,即便价格高出市面上所有的智能手机,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虽然Pro系列的订单占比增加,并不能给公司业绩带来大的增长,尤其是叠加苹果对成本的考量之后,但相对稳定、高单价的旗舰机订单至少能够让立讯精密、和硕等供应商稳健地走过市场需求低谷期。(校对/黄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