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据南华早报报道,天津是渤海沿岸的一个沿海大都市,距天津市区60公里的地方,高耸在一艘船上的起重机将集装箱卸载到一辆将货物运到岸上的电动汽车上。对于任何码头工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过程,只是这个特定的码头根本没有地面上的工人。
该自动化终端于2021年10月投入运营,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最新举措之一,面对美国制裁阻碍其海外消费技术业务的局面,该公司寻求加强其国内商业产品。据华为称,该项目是与天津港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利用自动驾驶、5G、云计算和物联网(IoT)打造更加自动化、更加绿色的运营。
终端的自动化区域不允许人员进入的原因是他们是此类系统最不可预测的因素。当自动化系统遇到无法处理的情况时,问题会被发送到控制中心,员工在那里远程控制系统。
相比之下,在传统码头,码头工人自己控制起重机以确保将集装箱放在正确的位置,然后司机每天沿着相同的路线运输集装箱。
“一开始,(天津港)告诉我们司机很难招,招聘后司机流失率非常高,”华为智慧路航首席技术官岳坤表示。
天津港集团副总裁表示,新的智能码头只需要200名员工,而传统码头需要800名员工。
“在传统的集装箱码头,所有设备,包括大型设备,每辆车都需要一个司机,因此,借助这项技术,我们能够看到所需人力的大幅减少。”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最近的一份报告,华为正寻求通过该项目进军全球智能港口市场,该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11.5亿美元。
自动化可以加快速度。目前的自动化系统每小时最多可以处理36个集装箱,而传统码头只能处理28到30个集装箱。
尽管如此,技术障碍依然存在。例如,自动驾驶车辆可以自行充电,但港口仍需确定允许充电的频率。
“如果你每小时给车辆充电,那很好,因为车辆将始终充满电。但是,如果对车辆充电次数过多,电池会很快老化,”岳坤解释道。
“如果你尽可能少(充电),那辆车在需要运输货物时可能没电了,”他补充道,“因此,何时为车辆充电以及哪种方法最有效,这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自2019年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以来,华为一直在探索新的增长点,从而切断了与美国公司的某些业务往来。它的国际智能手机业务几乎被扼杀,并在2020年出售了其子品牌荣耀。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在2012年表示,公司组建了新团队,并且已经“没有退路”。这些交叉部门小组专注于智能采矿、海关和港口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数据中心能耗降低技术、高速公路智能系统和光伏行业。
根据轮值董事长徐直军12月下旬在网上发布的新年贺词,华为预计2022年的收入将达到6369亿元人民币(915亿美元),与2021年报告的6368亿元人民币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尽管如此,收入持平是一种改善,因为2021年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8.6%。
在其智能港口工作中,华为可能会发现扩大规模很困难。岳坤表示,传统航站楼改造难度较大,因此新建航站楼时主要增加自动化航站楼。“一些港口不愿意(改造现有码头),因为这会影响当前的运营,”他说。
岳坤补充说,这些项目是长期投资,因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利润。
岳坤说:“我们对这个项目的总投资回报率有信心”。(校对/武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