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以武汉“光谷”为依托,打造全国光电产业服务中心

来源:爱集微 #武汉# #车谷# #政策#
1.4w

集微网消息,2022年12月29日,商务部印发《武汉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其中包括:

充分竞争性服务业。科技服务领域:创新科技项目组织方式,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等制度,推进项目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强软件开源代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开源社区,组建以领军企业为主体的开源联盟、开源基金,有序开展开源软件开发的国际合作。支持武汉市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完善中试平台备案管理,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对接重点产业需求,建设开放共享的中试平台。支持高校院所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创新“两业”融合发展路径。鼓励有能力的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研发设计、检测认证、品牌经营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其他市场主体提供专门服务。试点期限内,对制造业企业独立出来的服务型制造子公司,在制造业自有用地上经营的,可适用按照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现有建设用地过渡期支持政策以5年为限。以地方为主体推动建设武汉超算中心和国家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北分院。聚焦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行业,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枢纽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支持武汉市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打造“智慧园区”,加强数字化手段在智慧港口建设、固体废物、物流监测和调度、能效管控等公共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航天航空、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共享生产平台,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和服务体系。支持武汉市永久举办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

以“光谷”为依托,打造全国光电产业服务中心。完善武汉集成电路技术及产业服务中心功能,提供光电子芯片设计、快速封装、集成电路 IP 交易等特色服务。支持创建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光电产业技术创新。鼓励学校和企业在光谷共建人才基地,合作开展光电产业人才培养。支持武汉市高校和龙头企业围绕光电产业发展需要,联合建设学科(专业)。推动更多符合政策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自用设备等产品按现行规定享受进口关税优惠政策。发挥光谷“合伙人”投资引导基金作用,支持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企业拓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以“车谷”为承载,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建设新能源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加快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以及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整车、动力电池、换电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全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创新中心。着力推进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拓展人工智能服务应用场景。推动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发展,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动力电池等交易、回收制度。深化中国武汉(汽车及零部件)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

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光谷科创大走廊等为依托,构建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引领区。支持武汉市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支持离岸服务外包等业态发展,推动扩大数字文化服务出口。提高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数字经济创新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引擎。建成武汉市连续覆盖的 5G 网络,做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功能。建设“人工智能”头雁城市,加快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带动“两网”(智能网联汽车和网络安全产业)成势见效,引领“四大场景”(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制造、数字建造)应用示范。

优化人才服务。鼓励通过共建国际化协同创新机制、引进国际学术合伙人等方式“用才引智”,加强人才服务,在合规前提下,为境外人才入出境及生活就业作出便利安排,并优化相关证件审发程序。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时办理在华长期居留或永久居留,允许外籍人才通过“以才荐才”等推荐方式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允许在中国高校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就业和创业,给予发放工作许可。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有序推进人才“随到随评”认定办法。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允许外籍人才在签证有效期内创新创业,享受与本地人才相应的同等待遇。(校对/姜羽桐)

责编: 姜羽桐
来源:爱集微 #武汉# #车谷# #政策#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