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调研、数据报告看点一览(12.26~12.30)
1、库存去化尚未结束,IC设计厂商明年Q1营收恐再探底
2、2023年半导体营收将下降2.5%,存储是主因
3、预计2022-2025年NAND Flash年增长率均低于30%
4、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不达预期,同比下降 5%
5、明年高通将拥有100%的Galaxy S和iPhone市场份额
6、2022年华为鸿蒙HarmonyOS手机全球份额将达2%
7、10月份国内5G手机出货量为1951.7万部,同比下降26.6%
8、中国大陆厂商有望首次占据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过半份额
9、2022年监视器面板出货量约1.58亿片,年减8.8%
10、工信部:截至11月末,5G基站总数达228.7万个
1、库存去化尚未结束,IC设计厂商明年Q1营收恐再探底
集微网消息,半导体业界对明年上半年仍持保守态度,IC设计企业普遍预期,在库存去化尚未结束前,明年第一季营收恐持续探底,并期望是全年最低点。
业界坦言,现阶段除了PC、笔电、智能手机、工控等需求疲软,就连车用产品也进入库存去化阶段。就各产业来看,尽管面板为最早开始库存去化的产业,但业界认为,第四季的急单无法延续到明年首季,且小尺寸驱动IC如TDDI的价格仍不断下滑,也影响驱动IC企业明年首季营运。另外,网通尽管是今年下半年表现相对较好的产业,网通芯片厂也正面临库存去化压力,尤其明年市场对Wi-Fi规格的升级需求也遭压抑。
至于手机方面,中国为全球最大手机市场,在其5G渗透率增速趋缓及品牌厂库存仍多下,业界多看坏明年上半年营运,加上5G芯片供货商为抢市占率,也开始发动价格战,恐进一步压缩明年获利空间。
行业周知,受全球经济下滑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半导体产业链需求疲弱。不少公司虽然没有陷入亏损,但在客户停止拉货、砍单与跌价冲击下,Q4营收将明显下滑。业内估计,半导体、电子产业营运最糟情况预计落在2022年Q4及2023年Q1,不少厂商更已提前在第2季、第3季就已显现疲态。其中,终端PC、手机品牌与IC设计厂商等供应链业绩迅速反转向下,多家大厂接连示警库存降至正常水位至少要数季时间消化。
第3季供应链陆续揭露财报暴跌,财测更是持续下修,同时国际大厂英特尔、Meta等对于未来展望甚为保守,并启动裁员计划,多家厂商已承受不了低谷,选择在第4季寒冬开始时,一次性公布所有坏消息,期快速落底后再重振旗鼓。
如英特尔在10月底就下修2022全年业绩预估,营收由年初时预估的760亿美元,减少至630亿~640亿美元,且决定2023年削减30亿美元营运成本,2025年前至多削减100亿美元。另外高通也已大幅下修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预测,并宣布将冻结人事和缩减开支,而联发科估第4季营收将季减逾2成。
三星警示库存持续上升。因为产品需求疲软,三星库存资产在第三季度有所增加,超过57万亿韩元。为降低供应链风险,三星曾增加原材料采购,但在持续的经济衰退中,全球对产品的需求并没有恢复。
TrendForce表示,展望2022年第四季至2023年第一季,在高通胀的环境下,年底购物节庆对消费电子带来的消费动能回升力道有限,加上客户端的高库存仍需要时间去化,因此,对IC设计企业来说将会是极具挑战的两个季度,在营收上呈现环比减少的可能性不低。
2、2023年半导体营收将下降2.5%,存储是主因
集微网消息,宏远投顾对明年半导体产业展望保守,预估2023年半导体营收将减少2.5%滑落至6230亿美元。其中,存储市场营收恐衰退15.7%,将是影响整体半导体产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宏远投顾投资研究处资深经理罗金凤表示,2022年受惠电子产品用量及产品平均售价上升,全球半导体营收可望增加7.4%达6390亿美元,2023年因库存调整及产业需求回归正常,半导体营收恐将减少2.5%下滑至6230亿美元。
其中,2023年存储市场变数相对较高,预期因库存调整影响,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弱,2023年存储市场营收恐将减少15.7%,将是整体半导体营收陷入负成长的主因。
今年以来,手机、PC等主力市场需求低迷,存储器价格不断下跌,存储市场已然进入寒冬。其中,美光将采取多个措施应对行业寒冬,其中包括削减新工厂建设和新设备采购预算。本财年的资本开支规模预计将是70亿美元到75亿美元,这已经远远低于早期制定的120亿美元开支目标。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美光CEO表示,到明年中期,存储芯片客户的库存将会下降到合理水平。
3、预计2022-2025年NAND Flash年增长率均低于30%
集微网消息,随疫情红利退场,加上总体经济不佳,导致消费性电子需求急冻。TrendForce近日发布NAND Flash最新调查报告指出,Client固态硬盘(SSD)将是需求放缓最明显的产品,连带使整体NAND Flash需求位成长受限,预估2022~2025年的年增率均低于30%。
TrendForce表示,Client SSD在笔记本电脑的渗透率达92%,2023年约96%。预估今明两年整体Client SSD的需求位成长率分别为4.3%与11.6%,平均搭载容量成长率也从2022年的18.2%降至2023年的9.6%,未来全球NAND Flash需求位成长动能将转由企业端SSD推动。
容量方面,2022年Client SSD于PC搭载容量已逾500GB,512GB Client SSD在近期迅速跌价后已与半年前256GB报价相近。低容量部分,考量PC的128GB SSD入门级市场将逐渐式微,微软主导PC的OEM导入价格占优势,且速度媲美SATA接口的UFS作为配置选项,长期也可能取代低容量Client SSD用量。
具体看来,相较于智能手机相机配置,PC多使用视频通讯,并非追求高品质影像录影,故储存需求位成长的幅度较缓。
TrendForce认为,由于近期SSD跌幅明显,与UFS价差缩小,且平台主机尚无法原生支持UFS 3.1速度,故目前PC的OEM厂商认为UFS在价格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并无太大的导入诱因,须待价格优势出现与平台主机开始原生支持后才有机会显现。
4、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不达预期,同比下降5%
集微网消息,12月23日,Counterpoint的最新研究显示,预计2022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5%,不达预期。
而出货量下降的罪魁祸首不全是零部件短缺,因为2022年的上半年供应情况实际上已经得到解决。而限制出货量的主要还是因为需求不足,尤其是对成本更为敏感的入门机和中端机。但和以上两类市场萧条的景象不同,高端市场反而是2022年的增长点——实际上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超过400美元的价格区间出货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时高端手机的畅销也带动了均价的上涨,达到了创纪录的接近20000印度卢比(约250美元)。
但是考虑到印度市场还有大量的功能机以及使用老旧通信制式的手机存量,所以从长远上来看,这些存量用户的换机需求将会在未来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推动力。
5、明年高通将拥有100%的Galaxy S和iPhone市场份额
集微网消息,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对苹果和三星电子的依赖再次成为焦点。Strategy Analytics最新报告指出,到2023年,高通将拥有100%的Galaxy S和iPhone市场份额,高通将从这种双重垄断中受益。
早在今年6月,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发推文指出,苹果将不得不依赖高通更长的时间,尤其是在2023年,高通将拥有苹果移动设备100%的供应份额。在同一条推文中,郭表示,如果苹果确实设计并交付了其 5G 调制解调器,高通最初预计只会获得20%。
殊不知这对高通来说这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一方面意味着高通在苹果的业务上获得了一定的确定性,另一方面,高通对三星、苹果的依赖极高。苹果一直在致力于开发自己的5G调制解调器,终归有苹果解决开发问题,得出研发成果的时候。尤其是当涉及到未来的产品时,这意味着苹果不必依赖高通。
另一方面,三星电子据称将增加Galaxy智能手机Exynos芯片组的产量,以提高其内部处理器在Galaxy设备中的比例,并降低对高通的依赖。
6、2022年华为鸿蒙HarmonyOS手机全球份额将达2%
集微网消息,据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预测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同比下降5%,同时机构提高了2023年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智能手机的销量预测。
与研究机构Counterpoint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23年同比增长2%不同,SA看淡明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在今年各种因素影响下,消费者对新智能手机设备的需求进一步减弱。
与2022年6月的预测相比,SA提高了2023年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智能手机的销量预测。SA解释到,华为4G产品组合稳定了其全球业绩,其在中国国内市场的表现超出了SA的预期,故认为,2022年华为鸿蒙HarmonyOS手机全球份额将达2%。
Strategy Analytics预计三星和苹果将保持前两名的市场份额。同时,该报告降低了对苹果iOS系统的销售预测数字,主要是苹果产品的制造供应链出现了剧烈波动。2022年iOS手机份额将为18%,2027年这一份额将为17%。
预测期内安卓仍将是全球市场上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份额约为80%。苹果iOS将获得稳健的增长,受益于华为在高端市场衰落以及传统设备和新SE设备对低价格段的渗透。
7、10月份国内5G手机出货量为1951.7万部,同比下降26.6%
集微网消息,中国信通院2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435.6万部,同比下降27.5%。其中,5G手机1951.7万部,同比下降26.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0.1%。
图: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及5G手机占比
2022年1-10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20亿部,同比下降21.9%,其中,5G手机出货量1.73亿部,同比下降17.7%,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4%。
根据数据,国内手机10月上市新机型33款,同比增长26.9%,其中5G手机20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60.6%。品牌构成方面,2022年10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1680.7万部,同比下降26.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9.0%;上市新机型30款,同比增长20.0%,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0.9%。
国内智能手机发展情况方面,10月,智能手机出货量2377.6万部,同比下降27.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7.6%;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24款,同比下降4.0%,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72.7%。
8、中国大陆厂商有望首次占据大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过半份额
集微网消息,研究机构Omdia大尺寸显示面板市场追踪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品类出货量同比下降8%(单位)和 3%(面积) 。
Omdia显示研究实践的首席分析师Peter Su表示,全球经济衰退、疫情激发的超额需求消退以及俄乌冲突从2022年初开始冻结了大面积显示面板的需求,下游厂商被迫调整过高库存,“电视品牌从2Q22开始削减面板采购,IT品牌从2022年年中开始跟进。一些品牌将面板需求削减了原计划的一半,例如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OEM品牌仍在减少面板采购。”
根据该机构研究,预计在2022年,中国大陆厂商将占大尺寸显示面板总出货量的55.2%,其次是中国台湾厂商,占24.9%,韩国占14.7%。在出货面积上,中国大陆厂商也有望占据61.3%的份额,中国台湾厂商紧随其后为17.1%,韩国为15.4%。
9、TrendForce:2022年监视器面板出货量约1.58亿片,年减8.8%
集微网消息,研究机构TrendForce在最新报告中指出,2022年受到全球政经局势动荡影响,监视器(Monitor)面板出货量逐季衰退,全年仅约1.58亿片,年减8.8%。
TrendForce表示,电视面板于2021年第三季开始修正,笔电面板于2022年第二季大幅修正,而监视器面板直到2022年第三季才出现大幅修正。然而,修正的时间越晚,也代表着回温的时间越晚,在目前品牌手上库存仍高于健康水位的情形下,预估2023年第一季监视器面板出货量仍有5.3%季衰退。
关于2023年全年监视器面板的出货情况,TrendForce指出,预估年减幅度会收敛至5.8%,达1.49亿片。
10、工信部:截至11月末,5G基站总数达228.7万个
集微网消息,12月26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1~11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
据悉,1~11月份,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络连接终端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快速增长,行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在5G网络建设方面,截至11月末,5G基站总数达228.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6.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1%,占比较上年末提升6.8个百分点。
(校对/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