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芯科技唐睿:IP赋能汽车智能化变革 LPDDR5X IP研发中

来源:爱集微 #奎芯# #ICCAD# #IP#
1.4w

集微网报道 12月26日至27日,以“共创新发展,聚焦芯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2年会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ICCAD 2022)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在今日举行的“IP与设计服务”专题论坛上,奎芯科技市场及战略副总裁唐睿发表了题为《IP赋能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演讲,分享了汽车电动化以及智能化对于半导体行业带来机遇的看法。

唐睿表示,芯片产业正在开启第三次产业变革浪潮,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和趋势:一是芯片设计企业明显增多,系统应用厂商、互联网公司等也在进入芯片设计领域,所需的IP数明显增多;二是芯片应用的需求多元化,异构多die的计算架构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三是产品迭代速度也远超以前,硬件创新速度需要跟上软件发展的步伐才能提供必要的算力加速,而随着制程不断向前演进,设计企业所需要的IP数会更多。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5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从近9000万辆上升到约1亿辆,增长只有10%,而新能源车从640万辆增加到3000万辆,增长近5倍。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会达到30%,中国的市场尤其突出,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和商用车电动化的比例均将超过80%。

在唐睿看来,一方面,汽车电动化带来半导体价值的巨大增量,仅48V轻混就使得车内半导体器件价值增加44.5%,而纯电或混动车将使得对于半导体使用价值量增加110%。另一方面,电动车智能化也会对半导体产生巨大的需求。

“电动车智能化相当于车有了五官和大脑,有很多感知的器件,使得车成为庞大的物联网终端,众多的计算单元也成为小型的数据中心,软硬件解耦使得硬件预埋和OTA升级成为可能,电子电器架构从分布式向中央域的集成化,也扩大了互联的需求。”唐睿说。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的两大主战场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对于高速接口IP都有广泛的需求。

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约270亿美元上升至2027年的540亿美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会从2021年的近430亿美元上升到2027年的600亿美元。

唐睿表示,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的ScC中运用到芯片的价值差异很大, L4和L5的智能驾驶芯片是L2的智能驾驶芯片的价值的13倍左右。同时,大部分的ADAS和智能驾驶芯片采用了小于14nm的较为先进制程。

在目前比较典型的自动/辅助驾驶以及座舱芯片上,无论是英伟达,高通、还是特斯拉的芯片产品,也都采用了较为先进的高速接口IP,包括PCIE Gen3、GDDR6、LPDDR5X等。据唐睿透露,奎芯科技也正在研发LPDDR5X IP。

除了高速接口IP外,唐睿表示,车载以太网IP以及车载NoC IP也是奎芯科技看到的有较大增量机会的两个市场。

数据显示,车载以太网端口年出货量从2022年的6亿上升到2026年的13亿,CAGR达到39%,目前包括英伟达、Mobileye、英伟达、高通、特斯拉、地平线、黑芝麻等所有主流的自动驾驶芯片都采用了Internet IP,同时车载以太网的机会也非常大,有分析表明,到2026年功能性的车用SoC会达到23块左右,几乎每一块SoC都会用到NoC IP。

奎芯科技于2021年在上海注册成立,致力于解决智慧经济时代,算力扩展与高速互联问题的集成电路供应商,在全球有8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过100人,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业内知名企业,具备IP设计SOC设计及系统设计的资深工作经验。目前,奎芯科技的IP已经成功在一些知名厂商的7纳米以上工艺节点得到验证并实现量产。未来将重点打造基于互联IP的Chiplet产品。

据唐睿介绍,奎芯科技主要业务包括六大板块:高速接口IP、基础IP、模拟IP、IP集成和硬化服务、Chiplet产品、和Chiplet一站式服务平台等。

2022年,奎芯科技已成功流片PSRAM PHY、USB 3.2、PCIe 4.0、ONFI 5.0。其中,今年8月3日发布的PCIe4.0 PHY标志着国产自主IP研发在台积电12nm工艺上的成功。当前,奎芯科技的研发团队正在集中力量自主研发14/12纳米及以下的先进工艺IP,预计明年还将有7款IP完成研发,5款完成发布。

唐睿表示,除了深耕半导体IP领域之外,奎芯科技还积极与产业上下游共同促进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2022年,奎芯科技凭借坚实的技术积累以及强劲的产品力,陆续获得半导体行业客户的认可,并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奎芯科技将会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提升研发能力来实现产品持续创新,为半导体产业链的国产化贡献力量。

(校对/萨米)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奎芯# #ICCAD# #IP#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