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据日经研究显示,中国公司在从电动汽车到智能手机的13种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中占据了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巨大影响力。
在日经指数审查的28个高科技类别中,中国在2021年扩大了13个份额。中国企业在六个类别中失去了市场份额,在其余九个类别中没有进入前五名。
拜登政府最近加强了对先进半导体的出口管制,这表明美国和中国在被视为对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方面存在高度紧张关系。
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中国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去年占有38.6%的份额。自2020年以来,其地位增长了12个百分点以上。与同行比亚迪合并后,两家公司的合计份额为46%。
比亚迪去年超越雷诺、日产汽车和三菱汽车联盟,成为第四大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利用内部制造电池的优势来压低其电动汽车价格。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汽车销量第二大电动汽车制造商。
在电池材料方面,恩捷股份在隔膜方面占有28.7%的份额。公司利用政府补贴投资扩大产量。日本的旭化成以10.7%的份额位居第二。
这些收益表明,随着市场的腾飞,中国在上游和下游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在曾经日韩企业激烈竞争的液晶显示领域,中国的京东方科技集团在电视大面板和手机平板中小面板市场份额均居首位。
华为在无线网络基站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但在美国制裁的压力下,其份额从38%下滑至34%。
总体而言,日经指数的研究涵盖了56个产品和服务类别,重点关注去年每个类别中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公司。中国企业在32个类别中进入前五,在21个类别中市场份额增加,在11个类别中份额下降。
KPMG FAS合伙人Masahisa Inagaki表示,面对不断升级的中美紧张局势,“全球公司正在采取措施,将供应链分为‘中国相关’和‘非中国相关’。”
其中包括日本的大金工业,它正在构建不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和材料的空调供应链。
但“日本公司倾向于将这些行动视为其现有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延伸,”Inagaki 说。 “为了尽量减少危机的影响,他们需要在正常时期重新考虑供应链。”(校对/武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