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爱集微协办,东大百廿校庆特别版“至善芯语”集成电路技术学术论坛即将于6月11日开启

来源:爱集微 #东大百廿校庆# #集成电路#
3.3w

点击观看直播

论坛简介

当今科技发展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发展也迎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至善芯语”系列论坛于东南大学建校120周年、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ASIC工程中心)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举办,旨在围绕与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的全球性热点技术,探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的最新成果。

本论坛以线上直播会议的形式进行,公开面向集成电路行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学生、工程师、企业家以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通过对当下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前沿动态的深入探讨,促进集成电路产学研合作交流,将行业发展现状、核心问题、未来趋势等关键信息传递给更多的相关人士,为国家IC行业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至善芯语”论坛第五期·东大百廿校庆特别版邀请到清华大学喻文健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韩若楠终身副教授、上海科技大学周平强终身副教授/研究员、清华大学李铁夫副教授、上海楷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adence)刘淼高级总监、东南大学时龙兴首席教授,将于611日(周六)上午900~1130 +下午1400~1630在集微直播间腾讯线上会议形式做专题报告,欢迎各位行业同仁线上参与。

主办单位

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ASIC)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

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

005期论坛 | 时间与方式

2022611日(周六)上午900~1130 + 下午1400~1630

“至善芯语”论坛 005-东大百廿校庆特别版

集微直播 腾讯线上会议 会议号:683-036-9833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p/6830369833

报告人

上海楷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刘淼 高级总监

清华大学 李铁夫 副教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韩若楠 终身副教授

清华大学 喻文健 教授

上海科技大学 周平强 终身副教授/研究员

东南大学 时龙兴 首席教授

005期论坛 | 嘉宾简介


刘淼数字产品资深高级总监 Cadence Design System

报告主题:利用三维堆叠来超越摩尔定律

刘淼(1979 - ),江苏泰兴人,上海楷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adence Design System)数字实现和签收部门,数字产品资深高级总监。自200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之后,先后任职于先驱,新思和楷登三家全球知名EDA公司,研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快速实现和流片,负责楷登电子中国大客户支持,尤其是先进工艺下的芯片设计和流片。现为楷登电子“超越摩尔”小组成员,带领中国研发团队重点研究如何通过系统级集成来延续摩尔定律,已获得两例美国专利。

报告摘要:摩尔定律是半导体过去六七十年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芯片能够越做越大的保证。但是自2012年开始,摩尔定律失效就一直被学术界和产业界所议论。产业界为了保证摩尔定律的顺延,提出了“后摩尔”和“超越摩尔”两个解决方案。十年过去了,狼是否真的来了?报告从“超越摩尔”角度出发,解释了为什么可以从系统设计出发延续摩尔定律,以及这将对芯片设计有什么新的挑战,同时也介绍了楷登电子所研发出来的最新的支持三维堆叠设计的最新工具和解决思路。

李铁夫副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主题:从算盘到量子芯片--浅谈计算技术发展

李铁夫博士分别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和微电子学研究所(现集成电路学院)获得学士、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兼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清华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分会委员,研究方向为纳米电子学和量子信息学。

报告摘要:人类的计算技术从算盘为代表的机械时代,走到了今天繁荣的集成电路时代,未来还将走向更加强大的量子计算时代,每一次计算模式的进化都带来全社会各行业颠覆性的巨变,而计算模式进化的基础是信息载体物理体系的变革。本报告将介绍计算物理载体的发展历程、并对集成电路技术未来发展提出思考与展望。


韩若楠终身副教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报告主题:赫兹片上系统及应用

韩若楠目前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的终身副教授。他于2007年在复旦大学获得微电子学学士学位,于20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并获得康奈尔电机工程最佳博士论文奖。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毫米波、太赫兹集成电路,高稳定度微型时钟,面向量子计算及感应的电子系统等。韩若楠是IEEE Transactions on Very-Large-Scale Integration及IEEE Transactions on Quantum Engineering的副编辑;他还是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和IEEE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Symposium的技术委员会成员。他近期获得的奖项包括美国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REER奖,2018年英特尔公司杰出研究者奖,以及2012、2017及2021年RFIC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他还是2020~2022年IEEE微波理论和技术学会杰出讲师(Distinguished Lecturer)。

报告摘要:太赫兹器件由于目前热门的后5G研究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事实上,用于太赫兹波生成和检测的电子器件早在一百年前就开始被人们开发出来;即使是基于CMOS的低成本太赫兹电路也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然而,关于太赫兹独特(尤其是宽带无线以外)应用的探索,尤其是基于片上太赫兹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仍然匮乏的。在本报告中,我们将简要介绍麻省理工学院在过去几年中的工作,包括高选择性气体分子检测仪,片上分子时钟,高分辨率雷达,轻量高速有线通讯,微型电子标签等。

喻文健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主题:集成电路电容提取技术:从随机行走到深度学习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软件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值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等。发表SCI国际期刊论文50多篇(IEEE Trans/SIAM Jour顶级期刊3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中文教材各一部。曾获DATE/ICTAI等知名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6次最佳论文奖提名(ICCAD/DATE/ASPDAC/GLSVLSI等),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突出贡献奖、国家优青基金、CCF杰出会员等荣誉。担任国际期刊IEEE T-CAD和Integration的编委、国际会议ASPDAC指导委员会委员、技术分委会主席、CSTIC电路设计与EDA分会主席,以及近十个顶级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在寄生参数提取、仿真波形压缩、矩阵计算等方面的成果已被技术转移或直接应用于美国、日本、中国多家EDA公司、以及MATLAB软件中。

报告摘要:寄生电容提取是集成电路后端设计验证中的重要技术。本报告首先介绍基于随机行走的三维电容场求解器的原理与研究进展,然后介绍深度学习辅助的电容提取技术及最新进展,最后探讨若干寄生电容提取面临的挑战问题。


周平强终身副教授/研究员 上海科技大学

报告主题:基于ReRAM(阻变式存储器)的神经网络加速器可靠性研究

周平强目前是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的终身副教授、研究员。他曾于2011年在纽约IBM T. J. Watson研究中心实习,201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他主要从事EDA、机器学习用于芯片设计、计算机系统架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已在TCAD、TVLSI、TODAES、DAC、ICCAD等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近60篇论文。他先后担任DAC、ICCAD、ASP-DAC等EDA主流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硬件安全领域会议AsianHOST的程序委员会主席和会议主席,以及集成电路主流期刊TCAS-II的副主编。周平强在南京邮电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5),在清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7),以及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

报告摘要:与传统的CMOS器件相比,ReRAM具有集成度高、速度快、能耗低的优点。随着神经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参数量和计算量也越来越大,而传统的神经网络计算平台同时受到冯诺依曼架构和CMOS工艺两个瓶颈的制约。基于ReRAM的神经网络加速器有望突破上述两个瓶颈,从而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然而,ReRAM本身存在着固定型错误、变异型错误、电导漂移等多种可靠性问题,使得其实际存储的神经网络权重与目标权重之间存在偏差,导致加速器运行神经网络时推理准确度下降。本报告将介绍课题组近期在基于ReRAM的神经网络加速器可靠性方面所做的部分研究工作。

时龙兴首席教授 东南大学

报告主题:EDA技术发展现状与突围路径探讨

时龙兴,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主任,“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联盟专家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低功耗计算与处理、低损耗转换与驱动的芯片设计技术研究,以及面向先进制程和低电压下的统计静态时序分析、良率分析等设计方法与EDA工具研发。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报告摘要:EDA作为集成电路设计的必备工具软件,涉及芯片设计的各个环节,技术壁垒高,被誉为工业软件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全球EDA被美国三家公司垄断,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EDA已成为美国打击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核武器”。同时EDA也是东南大学勇于担当大力建设的新方向。本次讲座将围绕“认识走进EDA”、“我国EDA薄弱点在何处”、“国产EDA之路该如何走”三个层次展开,分享在EDA领域的认知与思考。

工程中心简介

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组建于1992年,是首批30家国家工程中心之一,也是迄今为止集成电路领域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工程中心。1995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历次通过国家科技部评估,2000年、2007年、2011年分别获国家科技部再建设支持。

工程中心设有实验室、研究所及产业化平台。实验室以教师和研究生为主,设宽电压集成电路设计、功率集成电路设计、loT芯片及应用等三个研究方向,面向产业链,构建创新技术链,输出优秀技术人才。研究所基于产业创新链,服务产业链,融入资金链。产业化平台同时建有传感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传感网教育部工程中心、工程中心香港分中心、工程中心无锡及苏州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具有良好的产业合作基础和行业号召力,周围集聚了以中心技术为背景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已经成立多个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中心不断跟踪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发展趋势,聚焦集成电路的高能效设计,在低功耗和低损耗的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立足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高技术产业化为龙头,实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互动发展。

关于爱集微

爱集微作为一家专业的ICT产业咨询服务机构,深耕半导体行业十余载,凭借丰富的行业优质资源及半导体行业大数据平台,以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服务模式,聚焦“行业咨询、品牌营销、资讯、知识产权、投融资、职场”六大核心业务,立足本土,面向国际,搭建全球半导体企业、投资机构、人才、项目之间对接的桥梁,强力助推产业发展。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东大百廿校庆# #集成电路#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