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汽车MCU市场 国产厂商如何“大行于市”?

来源:爱集微 #MCU# #汽车# #产业链#
2.5w

集微网消息,今年以来,随着市场供需结构的调整,消费类MCU已逐渐褪去往日的光环,沦为渠道商和代理商的烫手山芋。毕竟,消费电子市场大环境的整体下行,直接粉碎了往常热衷于囤货、炒货的渠道商们发家致富的美梦,即便“保本出手”现在都成为了一种奢侈。

反观车用MCU,需求持续强劲不说,时不时还会以涨价来回应市场。早在今年2月,就有IC分销商预计2022年Q2汽车MCU价格将再上涨15-20%。交货期方面,以瑞萨电子的汽车MCU为例,2022年Q2交货期已经达到了45周,货期仍有持续拉长的走势,足见当前市场之紧俏程度。

2022年已过近半,接下来,普涨依然会是车用MCU的主旋律,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市场经理朱晓锋也表示同意:“汽车是全球MCU应用的最大市场,占据着1/3的总量,随着汽车‘新四化’浪潮的兴起,单个汽车对于MCU的需求量都会超过百颗以上。今年下半年,随着新能源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将继续带动汽车MCU市场进一步增长。”

国产MCU“危”中寻“机” 一场“细分+垂直”赛道的突围

车用MCU的普涨行情,也倒逼一众国产MCU品牌改变以往的步伐,加快推进汽车类产品的导入速度。譬如国内MCU龙头兆易创新,首颗车规级MCU产品已送样测试,预计年中将实现量产;国民技术也在4月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研发资源也正向汽车MCU倾斜,未来2-3年也会持续加大车用MCU研发的投入力度。

除此之外,连云途半导体、芯驰科技这类非上市芯片企业,也都在加速抢夺车用MCU的主动权。以云途半导体为例,继去年年底量产L系列MCU后,云途半导体今年4月也正式对外发布了量产版第二款高端车规级MCU,从第一款到第二款发布,仅仅用了1年半的时间,速度之快,令人称奇。

尽管本土品牌善于踏上“风口”,但如今真正能赢得市场广泛认可的,实则不多。况且目前,本土MCU品牌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简单的外围芯片领域,如雨刷、车窗、遥控器、环境光控制、动态流水灯等。

虽有志在囊括全车场景化的野心,但就现状而言,显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中,基础薄弱是最根本原因,有国内MCU大厂人士对笔者透露:“由于前期国内外汽车MCU市场被一些国际巨头持续多年垄断,海外巨头在整个产业链中积累深厚,包括生态的布局以及知识产权、技术方案的壁垒,这都给国内的新晋品牌突围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比如,国内在应用方案迭代性上与国外之间的差距,体现出的方案在可靠性上的差异,以及没有达到测试标准等问题。”

尤其是生态方面,相比于国际大厂几十年的市场和渠道积累,国内厂商只是最近几年才真正有机会进入到汽车行业。因此,无论从渠道、认可度还是供应链管理经验上,都相对匮乏。

但好在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在国产替代、疫情冲击下车厂本地化供应链储备加速等一系列因素助力,国产车用MCU也正逐步实现从汽车周边的应用到核心整车安全应用的国产替代。

但在尚未真正进入汽车核心赛道之前,汽车周边市场自然是当下国产MCU“上车”的主轴,这类市场由于参与者众多,因此唯有垂直且细分的路线可能才有一线生机。

朱晓锋认为:“国产品牌从细分垂直赛道导入,战略可行。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已经颠覆了传统汽车市场的格局,目前来说很多国产厂商已经与海外巨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也让我们现在拥有了一些弯道超车的机会,通过逐步构建自身的产品生态,是能做出一些突破的。”

据笔者获悉,芯海科技的战略是,前期以“模拟信号链+MCU”双平台去切入汽车应用,比如车内的触控类,包括车载屏幕、方向盘、按键等容易出现的很多误触、误碰的需求,芯海科技通过提供高可靠性以及细腻的压力识别能力,实现更丰富的触觉反馈。

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的MCU企业似乎没有这种意识。根据国内多款已经发布的车用MCU产品对比来看,大都是走“多而全”的路线(即能用且用),少有针对赛道进行细分的产品。

行业人士表示:“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站在原厂的角度来说,都需要规避市场风险。专注一条赛道固然有将业务做精做强,打造自有护城河的机会,但对于产品铺量来说,会构成很大的掣肘。反而一芯多用,能够尽可能的扩大芯片的适用范围,提高出货量,这也更多的是出于商业上的考量。”

“分销+直销”双线并进,国产替代的最佳玩法?

消费市场遍地开花之后,如今的国产MCU品牌们正加速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整条赛道也愈发拥挤,这给每一家有能力耕耘汽车MCU的公司带来不小的压力,包括海外大厂。

近期“TI MCU败走中国”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虽说背后原因多是TI管理层过去沉浸于MSP430的成功导致之后在转型Arm MCU上犹豫不决,错过了市场的黄金时期。加上如今国内的MCU品牌奋起直追,直接给予了TI莫大的压力,在前有ST等海外大品牌,后有中国国产MCU一众追兵的情况下,TI的位置,就显得非常尴尬。

当然,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某行业人士告诉笔者:“430的确是相当伟大的产品,但是供应链和市场服务确实不行。即便产品再伟大,一旦后来者一拥而上,疯狂内卷,对于TI来说也是非常不舒服的。”

这也就引申出商业模式的问题,众所周知,近些年,TI接连砍掉了安富利、文晔和世平的代理权,疯狂向直销模式挺进。但这也给TI带来了很多问题,由于体量太大,TI自身的FAE团队人数有限,基本不可能服务如此庞大数量的客户,这也给TI在服务上的口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加上,近些年国产MCU的加速追赶,在不少产品线上慢慢实现了平替,TI的产品份额逐渐被国产品牌所吞噬,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力也就逐步下降,加之国产MCU品牌的“内卷式”打法,进一步挤压了TI相关产品线的生存空间。

随着越来越多国产MCU品牌加速导入汽车市场,未来这一赛道无疑也将重现消费类MCU市场的景象。但对于尚未真正取得上车资格的国产品牌来说,车厂与原厂之间的链接就显得尤为关键,“分销+直销”双线并进的模式依然是广受行业认可的最快打法。

根据与行业内多家企业之间的沟通,笔者了解到,目前不少企业正积极布局自身的IDH和分销、代理环节,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路径去推进自身的分销体系。也有部分企业表示,未来也会逐步推行直销路线,主要是为了针对特别的客户做不同的策略甄选,提供更定制化的服务。

这也得益于近两年国内市场的大幅改观,尤其是今年,随着疫情冲击下供应链风险,加之国产MCU实力的全方位提升,整车厂对于拥抱本土MCU品牌也有了更大的开放度。

据笔者与国内多家整车厂的沟通,多位车企高管均表示在产品性能、供货能力和硬性“上车”指标均达标的前提下,十分期待与国产MCU品牌的合作,推进供应链的国产化。笔者也相信,随着下半年国产供应链的加速配套,原厂与车企之间资源的加速整合,本土MCU品牌也将由此迈出国产替代的一大步。

(校对/xiaowei)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MCU# #汽车# #产业链#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席安帝

微信:

邮箱:

聚焦半导体、供应链及应用创新。 欢迎联系与交流,wx:XIANDI233


465文章总数
216.8w总浏览量
最新资讯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