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概念股:产业链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低端封测厂今年业绩承压

来源:爱集微 #一周概念股#
2.2w

集微网消息,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长春等地疫情形势严峻,企业生产运营与物流运输承受巨大压力,不少汽车产业链企业由此放慢节奏甚至按下暂停键。这给产业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不过,近两天来,事情已经开始有所转机,在各部门的协调下,不少产业链企业正在组织复工复产。

此外,在半导体方面,由于消费类通用芯片产品市场需求逐渐放缓,整体半导体封测行业订单量也随之出现下滑。然而,受通胀、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半导体封测材料的价格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半导体封测厂商或将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需求下滑的双重压力。

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产业链安全得到保障

当前,受上海、长春等地疫情的影响,不少汽车产业链企业由此放慢节奏甚至按下暂停键,这恐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不小冲击,而且疫情现已波及到广州。有消息称,4月14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朋友圈发文表示,“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好消息是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门正在尽全力协调”。

据悉,上海、吉林、广州均属中国汽车产业重镇,2021年三者合计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近1/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各省生产数据,2021年全国汽车产量为2652.8万辆,其中,广东汽车产量338.46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2.80%,排名第一;上海汽车产量283.32万辆,占比10.68%,位列全国第二;吉林省汽车产量242.41万辆,占比9.14%,排第三。而现阶段,为配合严格的防疫政策,汽车工厂封控管理、生产人员短缺、物料运输受阻,种种挑战摆在车企和产业链面前。

公开信息显示,3月16日,受上海疫情影响,特斯拉上海工厂停产两天,尔后因上海管控升级,3月28日起,特斯拉暂停其上海工厂的生产,截至到4月14日,已经停产近20天。路透援引一家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的数据称,特斯拉上海工厂在3月份仅组装了55462 辆汽车,相比之下,该工厂1月份生产了 68117 辆汽车。

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在海外的首个超级工厂,2021年其产量达到特斯拉总产量的50%以上,日产能约在2000-2500辆之间,由此计算其单月产能约在6万-7万辆之间。以此推算,特斯拉如今的产量损失或在4万辆左右。

此外,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昨日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等地不能及时复工复产,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余承东称,4月中旬开始,部分企业就已经开始因上海等地的疫情导致供应链断供停产了,如此持续下去,产业经济损失、代价将会很大。

不过,事情正迎来转机,工信部近日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与上海市有关部门一道,全力做好医疗物资供应保障,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和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

目前,吉林的汽车产业链正在部分重启。4月11日,吉林省工信厅厅长孙简表示,中国一汽已于当日全面启动复工,同时首批47家零部件企业正有序复工。

4月15日,位于上海松江的广达上海制造城在严格防疫的前提下,申请复工复产,厂区实行闭环管理。广达上海制造城共有8个厂房,超过40000名员工,率先复工的是F1和F3工厂,约2000名员工有序开展复工复产。

4月16日,上海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该文件显示,第一批拟复工复产的企业除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企业外,还包括诸多运行保障类、经济支撑类企业。国内最大车企上汽集团和媒体确认,正周密做好满足防疫条件下生产的相关准备工作。

封测代工厂2022年业绩承压

自2020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封测市场需求在短时间内快速爆发,导致上游供应链的大部分环节都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作为封装测试所需主要原材料引线框架、封装基板、键合丝和环氧塑封料等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货、停止接单、订单交期拉长、涨价等现象。

随着上游材料厂商的积极扩产,以及封测市场需求放缓,整体封测材料市场供需也逐渐趋于平衡。

国内知名封测厂商明泰电子总经理郑渠江表示,现阶段,大部分原材料的供给已经可以保证,交期也基本恢复正常。

据悉,目前,仅封装基板、蚀刻引线框架等少数产品仍有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出现,随着扩产产能的开出,后续市场供给也在逐步向好。

不过,虽然上游材料的供给正在一步步转好,但自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在消费类产品需求疲软的影响下,封测市场需求也有所放缓。郑渠江指出,2022年一季度以来,常规的消费电子系列产品方面,整体封测订单量下跌二到三成。

对此,据某国内IC设计厂商高管也表示,由于我们大量的产品都是低端封装,早在去年底,公司的封测代工的价格就已经回落到2020年前的水平了。事实上,2021年的封测产能对我们来说也不算紧张,上游封测代工厂给出的涨价理由是上游原材料涨价。

从上游原材料的角度来看,大宗商品涨价的情况似乎并没有明显缓解,将带动上游原材料的成本增加,而封测代工厂众多,在整体封测市场需求不佳时,封测厂商很难将成本上涨的压力传导给客户。

“在通货膨胀的趋势带动下,去年锡和铜的价格涨幅都很大,封测厂家将会继续面对成本的攀升和市场需求下降带来的压力。”郑渠江指出,今年一季度以来,生产常规产品的封测厂商都面临着不小的业绩压力,当然,半导体器件厂商也面对一样的问题。

另一名国内封测厂商人士也表示,目前,公司除了面对以铜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包装辅料成本的提高,国外海运费的暴涨及舱位、货柜的紧缺、人力成本的上升也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因素。

DDR4持续跌价,DDR5下半年商用能否挽回颓势?

众所周知,DRAM作为存储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市场规模在持续增长,但是价格在2021年却遭遇过山车,近段时间以来更是遭遇价格寒冬。

根据笔者了解,DRAM价格在2021年年初便一路走高,前八个月飙升了41%,从1月份的平均销售价格(ASP)3.37美元上涨至8月份的4.77美元。

但是,去年9月份见顶后便不断下跌,整个9月DRAM ASP下滑3%至4.62美元,而10月份平均跌幅为7%,11月主流8Gb和16Gb DDR4芯片现货价格下跌0.7-1.5%。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DDR4 8Gb报价3.75美元,DDR4 16Gb报价7.29美元,较之前价格再度走低。

究其缘由,大抵是市场需求冷淡,而供货量又大于实际需求。有深圳地区的存储芯片代理商向笔者透露,整体市场大环境不好,国内疫情反复,国外还在打仗,市场需求很萎靡,苹果和国内手机厂陆陆续续都在砍单,再加上国内厂商如合肥长鑫慢慢起量,供给大于实际需求。现在就是慢慢跌,已经有点倒挂了,做多亏多。

“DRAM跌幅不会很多,也不会再持续很久了,跌幅其实是在预期之内,而且现在市场上的DRAM价格统计不具有普遍性,因为DRAM现在正处于迭代期,DDR5从去年四季度已经开始大规模铺货了。”有基金研究员对笔者表示。

上述研究员补充道,现在DDR5主要应用的领域还是手机和PC,数据中心还没开始大规模应用。不过,商用的也很快了,英伟达今年下半年将正式推出H100显卡;此外,Intel服务器领域的sapphire rapids处理器也将在下半年推出,并支持8通道DDR5内存。

据悉,英伟达H100将采用全新“Hopper”架构,而Hopper架构只针对数据中心及商业系统设计。也就是说,英伟达H100的出货,有望带动DDR5在数据中心大规模应用,而且,以目前全球数据中心的增速,DDR5在商用领域或将在下半年之后快速增长。

遥想DDR4问世之初,同样是先在商用领域把价格打下来,工艺技术更加成熟后,再紧接着靠民用消费电子领域拉高出货量。

因此,虽然DDR4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主流产品,但是,目前DRAM已经开启更新换代的周期,属于DDR5的时代也已经到来,三星、海力士及美光的产能扩张也主要集中于DDR5新品。

行业分析师指出,根据前期DDR3及DDR4的周期性等规律来推测,DDR5产品或将会为DRAM行业带来1年左右的平均价格上行周期。

(校对/李正操)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一周概念股#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