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X70系列,看vivo“做手机影像NO.1”的底气

来源:爱集微 #vivo#
4w

集微网报道 9月9日,vivo用一场盛大的线上发布会,重磅推出年度影像旗舰vivo X70系列,并喊出“做手机影像的NO.1!”的口号。

vivo X70系列的问世,标志着自研芯片战略以及同蔡司合作的深入推进,vivo正逐步围绕手机影像构筑起从底层硬件、到光学器件、镜头、算法的系统级能力,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化竞争特质,也为vivo向更高的市场目标冲击奠定了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做手机影像的NO.1”并不是一句营销话术,而是作为手机影像最坚定的投入者,vivo深耕手机影像长赛道的底气和决心。

年度巅峰旗舰配置一次拉满

 作为vivo年度“巅峰旗舰”之作,X70系列在体验上进行了全面升级,用料极其“扎实”。

Vivo X70系列的三种机型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器,X70采用联发科天玑1200的vivo定制版,X70 Pro搭载了三星Exynos 1080,X70 Pro+高通骁龙888 Plus,皆为芯片大厂的旗舰产品。

顶配版的vivo X70 Pro+搭载6.78英寸2K E5超感自由屏,号称当前屏幕天花板,亮度峰值最高1500nit;支持10bit色阶和10.7亿色显示效果,1Hz-120Hz LTPO帧率智能切换。X70及X70 Pro采用6.58寸AMOLED屏幕,FHD+分辨率,120Hz刷新率。

此外,在vivo X70 Pro+中,IP68级防尘防水、立体声双扬声器搭配独立HiFi芯片组合、大体积X轴线性马达、50W无线闪充等旗舰配置也一次拉满。

X70 Pro+采用了3200万像素中极点前摄,后置包括5000万像素超大底主摄、4800万像素超广角微云台主摄、1200万像素专业人像主摄,以及800万像素潜望式超远摄。

软件方面,vivo X70系列采用了新版本的OriginOS系统,增加了会议录音转文本,Jovi智慧车联、隐私保护、红外遥控等功能,推进了视频、办公、智慧互联及手机安全等场景的体验迭代。

在外观设计方面,X70系列依旧延续vivo的人文与科技美学结合的理念,主打情绪关怀设计、独特造型和雅致配色。

 X70和X70 Pro采用“汀步云阶设计 ”,灵感来自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汀步”设计 “云谷”一侧代表专业摄像功能区,另一侧是标签化的金属 铭牌,明确的功能分区,更加简约有序。 

vivo X70 Pro+则在此基础上,加入陶瓷云窗设计,标志性的“Pro+”logo及“vivo|ZEISS Co-engineered”丝印信息,彰显独特与精心设计的尊贵感。

此次vivo X70系列带来五款配色,其中vivo X70 Pro+拥有至黑、旅程和旷野三款配色,vivo X70/X70 Pro则带来至黑、独白和星云三款配色。

vivo X70系列售价在发布会中公布:

vivo X70 Pro+ 8GB+256GB版、12GB+256GB版和12GB+512GB版本售价分别为5499元、5999元以及6999元;

vivo X70 Pro 8GB+128G版、8GB+256GB版、12GB+256GB版和12GB+512GB版本价格分别为4299元、4599元、4799元以及5299元;vivo X70售价3699元起。

vivo X70系列已在vivo官网、vivo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京东vivo官方旗舰店、天猫vivo官方旗舰店、vivo手机苏宁自营旗舰店、天猫苏宁易购官方旗舰店、拼多多、分期乐、唯品会、招商银行掌上生活、平安银行口袋商城、交通银行买单吧、vivo体验店专卖店、vivo终端各大门店等线上线下渠道开启预售。vivo X70 Pro及vivo X70 Pro+于9月17日正式开售,X70于9月30日正式开售

芯片镜头微云台定义手机影像天花板

vivo X70系列的最大看点,是由软硬件共同支撑下打造的影像系统。通过蔡司光学镜头、蔡司T*镀膜、大底微云台主摄、专业影像芯片V1 ,不仅将影像能力覆盖全场景、全焦段, 也实现了将光学器件、影像芯片与软件算法有机结合,喊出做手机影像NO.1的vivo,实际上是要定义这个领域的天花板。

 手机厂商造芯已不是秘密,在X70系列发布之前,vivo已经通过一场发布会专门介绍了这款历史2年,投入300人研发团队打造的vivo首款自研影像芯片V1,在vivo X70系列中,X70 Pro和X70 Pro+搭载了V1芯片。

这种独立影像芯片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将手机厂商独有的算法集成其中,与主芯片中的ISP进行配合,强化在某些特定场景(比如复杂光线、暗光场景、极限夜景)下的成像表现。

据vivo方面介绍, V1可与主芯片协作,效果体验兼容兼得,拥有高算力、低时延、低功耗的特性。

面对大量复杂运算,V1在能效比上相比DSP和CPU有指数级提升,能够做到低时延实时降噪插帧,

得益于V1针对高速数据处理的针对性优化设计,能够实现实时黑光夜视,在拍照预览界面,就能看到接近成片亮度效果的能力,同时能够手动调节曝光强度,带来更大的夜景创作自由。

同时,在V1的协助下,主芯片可以在低光录像时,以低功耗运行FHD 60帧的MEMC去噪和插帧,这极大的辅助并强化 了主芯片在夜景下的影像效果,配合主芯片ISP原有的降噪功能,实现二次提亮二次降噪。 相比纯软件的实现方式,V1的算法功耗降低了50%,夜景 录像时长理论上提升39.4%,可以多拍足足一个半小时。

在vivo X70系列中,vivo同镜头大厂蔡司的合作持续深入。X70 Pro+在主摄上首次使用顶尖单反镜头里采用的低色散超高透玻璃镜片(extra-low dispersion),是目前手机行业里用到色散最低的镜片材料。大幅降低了夜景拍摄时眩光鬼影的出现,有效解决高反差场景的紫边、伪色等问题。

此外,vivo X70全系引入蔡司T*镀膜,充分抑制反射光,反射率最低降低至0.1%,大幅提升画面纯净度。同时,通过独家定制的IMX663主摄级专业人像镜头 ,搭配f/1.6的大光圈以及OIS光学防抖,让这 颗人像摄像头在夜晚场景下能进一步提升清晰度和纯净度,获得更好 的弱光、夜景人像以及运动人像的拍摄效果,提供更好的人像拍摄体验。

此外,在vivo X70 Pro+中,采用大底微云台,后置全镜头光学防抖,通过微云台和防抖的融合,等效防抖角度提升2倍,在动态拍摄的场景中,如行走时拍摄街景、透过车窗拍摄 行人时,画面更清晰,有效减少运动模糊,极大提升了运动场景的拍摄体验。 

 vivo争第一的底气:深耕影像长赛道

从与蔡司的深度战略合作,到发布首款自研影像芯片,再到围绕手机影像打造的软硬件系统,vivo X70系列的推出,体现的是vivo在影像赛道深耕的决心。

如今,随着计算越来越集中在边缘,手机被赋予更多算力的要求。消费者拍摄需求的增加,拍摄场景的增多,手机的算力面临性能提升和功耗降低的挑战。尤其是在复杂光源的夜景以及拍摄视频时,运算量呈指数级增长,也对手机的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软件解决方案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而针对一些特定场景,特别是不同手机厂商拥有的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通用主芯片产品也无法精准适配。

因此手机厂商基于自身在算法方面的积累,对其消费群体的洞察,向底层硬件进行延伸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有雄心壮志的厂商而言,自研芯片有助于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竞争优势,苹果、三星、华为之所以在手机市场获得成功,具备自研芯片能力是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华为因受制裁手机业务逐渐淡出,市场格局面临重新洗牌,谁将脱颖而出,具备自研芯片能力是一个关键变量。

小米、OPPO、vivo都已开始在自研芯片领域发力,如今vivo影像芯片的发布也是vivo芯片战略的第一步。如果和二季度vivo占据国内手机市场第一的市场份额联系起来看,自研芯片的推出无异于给vivo向更高目标冲击带来帮助。

近年来,vivo持续在芯片领域进行探索,同三星联合研发主芯片,同时,此前vivo在专业芯片上也有过很多积累,包括定制Hi-Fi芯片、定制的DSP图像芯片等,在自言芯片同主芯片的结合和协同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如今,随着手机拍照场景越来越多频次的出现在使用过程中,手机影像能力越来越成为手机厂商梳理差异化认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关键环节。

小米、OPPO、vivo自研芯片首选都放在ISP上,可见手机影像赛道竞争之激烈。而在手机影像这个赛道,vivo是最坚定的投入者。

2016年,vivo正式将影像拍照作为手机核心能力,随后陆续推出的X30、X50两个系列产品也相继获得市场口碑。去年,vivo还正式确认将影像定为企业未来10年发展的核心长赛道之一,更明确表示未来在影像领域的人员、资金投入不设上限。目前vivo已经在全球打造了7大影像研发中心,建立起超1000人的研发团队,在影像方面研发投入在2年前就超过200亿元。

去年底,vivo宣布同国际光学巨头蔡司展开战略合作,成为继华为与徕卡后,第二家与顶级镜头厂商合作国内手机品牌,蔡司二十年来首度合作的中国手机厂商,也充分说明vivo在手机影像赛道上的态度和决心受到认可。

通过联合研发,vivo逐步将蔡司在专业影像上的优势和能力引入移动端,强调提高移动影像的专业效果和情感表达,也迎合了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对于专业摄影有着非常强烈的热情和兴趣,并有非常强大的创作和创意意愿的需求。

vivo X70系列的问世,标志着vivo从影像芯片、光学器件、镜头、微云台、算法构造出系统级影像解决方案,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化竞争特质,也为vivo向更高的市场目标冲击奠定了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做手机影像的NO.1”并不是一句营销口号。

责编: 慕容素娟
来源:爱集微 #vivo#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