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观点】“供不应求”难撑涨价 驱动IC、面板厂应变考验内功

来源:爱集微 #驱动IC# #面板# #芯观点#
2.8w

集微网消息,机构高唱“穿越周期”犹在耳畔,终端需求的加速冰冻,就已让驱动IC、面板厂提前结束共同繁荣,进入涨价博弈阶段。上游晶圆厂涨价不停、下游终端厂拉货骤降下,新产品布局将成“夹心饼干”们最大谈判筹码。

一号“夹心饼干”:驱动IC

上个月还是香饽饽的驱动IC厂商,此刻正在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上游晶圆、封测产能尚在排队,下游面板报价已显不妙。直接影响是,将上游晶圆、封测涨价成本转嫁给面板客户的难度正在增加。

业内人士向集微网透露,目前面板厂“抗涨”情绪较此前确实更为强烈,主要原因还是需求下降导致的报价止涨,特别是电视。“面板都降价了,驱动IC的价格也不太好坚持了。”

不过,不同产品情况不尽相同。据上述人士称,目前用于OLED面板的驱动IC供应仍然偏紧,面板厂相对来说更能忍受其转嫁而来的成本,此外,IT面板以及用于小尺寸的驱动IC同样也处于偏紧状态。电视面板驱动IC则成为报价松动的首颗“螺丝”。

昔日共同繁荣的面板厂转身兵刃相见,雪上加霜的是,上游晶圆制造、封测涨价仍然底气十足。涨价向来保守的台积电月初即已传出LCD驱动IC、TDDI芯片报价上涨高至二成,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等成熟制程在第三季度仍然涨势如虹。

另外封测方面,大厂颀邦第三季度已再度上调价格且未来不排除再上调价格,另一巨头南茂态度则表示高阶测试需求大增,产能非常吃紧,7月报价已反映部分价格,不过对第三季度及下半年运营持审慎乐观态度。

在这一层面上,驱动IC厂几乎毫无议价空间,因为无论是晶圆厂还是封测厂,要争取其成熟制程产能的不止是驱动IC,目前缺货最为严重的汽车芯片在产能“排位赛”中更是已排到驱动IC前面。

下游抗涨,上游续涨,吸收部分成本压力已成为当前驱动IC厂与面板厂议价的前提。好在长尾效应带来的滞后性,让厂家们的好日子还能维持一季度,部分机构与业内预测,驱动IC的第一波大范围止涨恐怕将在第四季度提前到来。

二号“夹心饼干”:面板

站得越高,跌得越重,是面板报价当前写照,也是面板厂对上游急“变脸”的源头所在。7月大尺寸电视面板转跌“靴子落地”后,8月继续深跌。

WitsView 8月下旬报价显示,32英寸、43英寸电视面板跌幅分别达到14.9%、11.7%,11.6英寸笔电面板转跌,27英寸显示器面板止涨,另据Omdia调研,电视面板整体8月平均跌幅高达10-15%,颓势尽显。

终端品牌厂商已开始向面板厂释放压力。Omdia近日报告指出,在需求弹性价格尚未启动前,中国部分一线电视品牌商在第三季度已开始向面板厂索取市场促销补贴(MDF),金额相当于3-5美元/片,或是销售返点甚至是价格保护,“不问价格只求保量”的面板厂主导市况实际上已经结束。

事实上,早在面板涨价超过12个月的档口,即有业内人士急急喊出面板报价即将走跌,这并非只是“高处不胜寒”的提前预设,更多是看到第二季度起,部分终端销量的放缓,以及疫情解封下,消费者对居高不下终端价格的接受度不及预期。

Omdia显示器资深研究总监谢勤益进一步指出,鉴于下半年电视价格难以支撑,正在为第四季度传统旺季备货的众品牌商已要求面板厂立即降低面板价格,降低自身制造成本,进而提升电视销售表现,“以量制价”。

与此同时,全球缺柜塞港事件不断上演,给十分依赖航运物流的电视厂商增加了运营压力。谢勤益表示,目前许多电视机塞在亚洲港口,“电视做了也无法运输出去。”终端品牌厂商因此中断面板拉货,面板采购数量进而下修,也是当前面板报价深跌的主因之一。

好在,传统旺季的到来以及此前终端厂家的提前备货,正在为面板厂赢得调整产品结构的窗口期。一方面,产能过剩情况尚未真正到来,在终端市场上游需求的情况下,品牌厂对面板仍是“刚需”,另一方面,提前备好面板库存的厂商也不希望面板价跌幅过大,否则将面临存货跌价损失。

然而,旺季过后会有淡季,再高的库存也有殆尽之时,对于面板厂来说,年底前手握的窗口期仅剩4个月,终端需求见顶之下,终端品牌厂态度将更为强硬,下游谈判遇阻的前提下,与上游驱动IC的博弈便成为盈利维持的要点。

兵刃相接 谁将占据主导?

两大“夹心饼干”兵刃相接,产能是谈判主导权归属的关键。集微咨询显示行业首席分析师李雷广表示,供需关系一直会是动态发展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即是西风压倒东风,这是必然的。“IC缺了,IC有定价权。IC不缺了,面板厂议价能力就强一些。”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短期内,驱动IC厂仍然将在议价中占据一定优势。龙头厂商联咏在月初的法说会上再次重申,晶圆代工产能吃紧状况持续,驱动IC出货仍然无法满足需求,预计供给短缺将延续到2022年,下半年会与客户持续讨论价格调涨问题。

同时,第三季度进入消费电子传统旺季,代表驱动IC部分终端需求有望提高,同时也意味着供给端产能不足或将加剧,毕竟消费电子产品所需芯片种类众多,门槛高、利润率相对没那么高的驱动IC在产能争抢中优势不显。两端合力或将减轻驱动IC议价压力。

但业内也指出,当前形势下,判断驱动IC到年底的涨价态势过早,虽然共识是第三季度仍有涨价空间,但第四季度情况如何仍不明朗,因为上游价格在动态变化中,设计厂往往是先与晶圆厂、封测厂谈产能,到季底才能确定合约价,从而确定涨价与否与幅度。

不过根据联咏第三季度业绩预测,营收虽然有望环比增长10%以上再创新高,然而毛利率预估为48%-51%,按照中位数49.5%来看,较第二季度50.33%的历史高峰有所下滑,某种程度上也表明完全转嫁成本的难度提高了。

需要指出的是,驱动IC厂和面板厂的共同繁荣在某些领域仍在持续,例如OLED与miniLED等新型显示领域。在苹果、三星等消费电子行业龙头的共同推进下,这一领域需求端的爆发已箭在弦上,VR/AR等新应用的商业化落地带来的增量也相当可观。

嗅觉敏锐的头部企业早已在产品组合中将相关产品的配比逐渐提高。面板方面,上半年搭乘LCD涨价势头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的京东方和TCL科技已借助苹果、三星搭上OLED的顺风车,IC方面,联咏表示下半年OLED相关产品出货将大于上半年,敦泰则是与三星面板紧密合作,预计今年OLED触控IC渗透率逐步上升。

总结

缺芯、缺料尚未有缓解迹象,“周期”的阴影已如影随形。无论是此前被大摩唱衰的存储器,还是现在的驱动芯片和面板,虽然仍有供给端持续“供不应求”作为提价筹码,但也容易被终端需求的变化大幅修正。这也给正在享受“躺赚”的众多半导体厂家带来了警示——市场越是繁荣,越应对需求变化保持敏锐,抓住机遇积极拓展新产品、新应用,才能在下行周期真正到来之际继续把握主动权。

(校对/小山

责编: 朱秩磊
来源:爱集微 #驱动IC# #面板# #芯观点#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