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报道(记者 艾檬)在当前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集成电路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与日俱增,而EDA作为集成电路行业最基础的实现工具,可谓是撬动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力杠杆。随着国内EDA业有望迎来国产化和技术变革的双重机遇,如何蓄力产品突破、升级人才战略?
在7月21日举办的“无锡亚科鸿禹电子有限公司落成仪式暨江南EDA产学研合作基地启动仪式”,为国内EDA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
在启动仪式上,锡山区委常委、锡东新城商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章金伟,无锡翠屏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孟静卫等无锡市相关部门领导出席活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副秘书长、江苏产研院智能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所樊晓华,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继旺,来自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上海赛昉科技、合肥芯荣微电子等相关单位的行业专家,来自新鼎资本、中金资本、火星创投、君行紫荆等投资方代表等多方领导共同见证仪式。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谢振平、柴志雷等出席并与亚科鸿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产业生态助力攻坚硬件仿真器
亚科鸿禹十余年专注于两大重要的EDA工具FPGA原型验证和硬件仿真器的研发和应用,并正有力布局超大型硬件仿真器的研发。据悉,国内相关集成电路单位超过80%是亚科鸿禹的用户,用户总数累计380家以上。
锡山区委常委、锡东新城商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章金伟在致辞中对亚科鸿禹和江南EDA产学研合作基地寄予厚望,希望双方砥砺务实,推动锡东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为国产EDA科技创新立功。
亚科鸿禹总经理闫宇暾在致辞中表示,落户无锡、共享无锡乃至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聚集的红利,必将促进亚科鸿禹的快速发展。新形势、新征程,亚科鸿禹将继续立足于产品研发,务实钻研,携手各产学研用伙伴,为EDA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超高技术密集型产业,EDA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很深的产研经验。其中硬件仿真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光有软件,还有硬件;不仅需要深知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还需要熟知芯片设计前端后端的全流程。
亚科鸿禹首席技术官周斌博士在发言中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5G、AI、车载系统等需要更大规模的芯片及更多软件的应用,使得芯片设计越来越多需要加速仿真以完成验证环节、软件早期开发、软硬件协同验证等需求。因而硬件仿真器也异常复杂,研发挑战巨大。亚科鸿禹会尽快推出具备高效的调试纠错能力、完整信号可见性、精准的功耗分析等功能的超大型硬件仿真加速器,同时积极探索硬件仿真加速器产品在“企业私有云”以及“开放云平台”的部署方案。
产学研战略合作升级EDA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EDA行业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才的缺失,并且EDA人才培养困难,相较于其他行业,EDA人才培养周期十分漫长。一方面EDA工具需要综合型人才,需要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芯片设计等多行业交叉的知识。另一方面,EDA工具的开发也需要与晶圆厂、Fabless 等产业链环节协同推进,行业壁垒高,这也使得相关人才难以获得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的实践经验。
产学研合作无疑是解决EDA人才缺口非常好的办法。亚科鸿禹长期得益于和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所的产学研人才培养计划,今天又与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联合发起“江南EDA产学研合作基地”。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研究员、亚科鸿禹首席科学家叶佐昌博士介绍了清华大学在EDA研究方向上的悠久历史、创建“江南EDA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初心和具体实施方案,希望通过产业、院校、研究院等多方融合的形式,整合国内EDA领域教育资源,选拔有创新潜力、有钻研精神的学科人才,立足市场需求、紧跟工艺革新,为国产EDA行业储备和输送顶尖人才,携手推动国产EDA自主可控进程。
他进一步提到,江南EDA产学研合作基地成员之间将在促进跨高校的学生联合培养,促进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培养职业战队,提升EDA学科影响力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作为“创始成员单位”,加入基地。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副校长在致辞环节表达了学院对于EDA领域的重视,并强调产学研合作基地在提高人才市场洞悉能力、工程实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希望有更多的相关单位加入江南EDA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同培养顶尖的EDA创新人才。
新起点、新征途,期待无锡亚科鸿禹的蜕变成长,共同期待江南EDA产学研合作基地的裂变力量。(校对/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