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视野】内外交困下中国“芯”如何突围?张汝京、陈永正“连线”解答

来源:爱集微 #连线# #芯视野#
4.1w

集微网报道(记者/艾檬 Lau)中国芯正步入“前所未有之变局中”。在局势风云诡谲与未来前途未卜的夹缝中,当下的中国芯产业需要怎样的破局?或许,CIDM是一个可以借力的答案。

2018年张汝京率先垂范,创办了国内第一家CIDM模式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近日原摩托罗拉中国区总经理陈永正先生又创办了广东海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同样以CIDM模式前行。同为叱咤业界的风云人物,为何对CIDM如此垂青?CIDM将对中国芯产业带来哪些变化?未来之路该如何走?在4月2日上午举办的“集微直播间·连线【张汝京】【陈永正】——CIDM如何助力中国芯开辟一条突围之路”, 芯恩创始人张汝京、海芯创始人陈永正全方位解读了围绕CIDM的种种猜想,并为国内半导体业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殷切的期望。

点击此处观看连线第二期精彩回放

国产替代可从CIDM模式切入 以数模混合为重点

对于采用CIDM模式的问题,张汝京认为,CIDM作为IDM的一种模式,国内IDM大厂还比较少,如果单纯建IDM厂则面临设计人才不足、设计资源不够的问题,因而参照以往CIDM成功的模式,邀请国内外设计公司一起合作打造IDM,芯恩目前一共有46家设计公司共同联合。

海芯集成创始人陈永正指出,当前我国大量芯片依靠进口,如何走出一条路弥补国产不足是业界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将国内设计公司和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形成联合体——CIDM,既可以是国产替代进口的一种过渡模式,亦可以成为一种长久模式,助力更多企业共赢。

谈及创办海芯的原因,陈永正表示,2019年国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有观点认为大湾区或可成为“中国的硅谷”。一方面大湾区各类产业对半导体产品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在大湾区IDM或CIDM模式的企业并不多。同时,南沙自贸区政府对海芯落地南沙非常支持。目前海芯项目进展顺利,2019年底开始跟南沙政府商谈,到2020年3月业已开工,海芯开发的速度惊人。

对于未来,“当设计人才、设计公司越来越多时,恩芯有可能走向IDM,或持续保持CIDM模式。” 张汝京判断说。

点击此处观看连线第二期精彩回放

当下的中国芯正处在一个内外交困的历史时期。在面临自给率严重不足、国际巨头加速巩固垄断、国外不断加强技术封锁和打压的情形下,如何促进我国半导体行业在产能和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CIDM 模式的重要性已然显现。

在陈永正看来,在中国“芯”产业发展过程中,CIDM模式最需要做的事是开发中高端数模混合以及模拟产品,这一方面需要吸引海内外高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需要与海外有智能产权的大型企业合作引进高端IP

张汝京也提到,CIDM重点是开发中国需要的产品,中国代工和设计业进步很大,但以产品为导向的IDM公司还是很少,特别是高端IDM少。在芯恩的CIDM模式中,最看重的是模拟和数模混合产品,因为它们的种类多、数量大,要求的工艺不是最先进的,但生产难度却很大,需要设计和生产的密切配合,而CIDM可加快在中国建立模拟和数模混合生产模式,从而加快产品的自主可控,不再受制于人。

市场需求足够大 重点是找到高端人才把产品做出来

而业界对于双方的进程也分外关注。

对于芯恩的进展,张汝京展示了芯恩青岛工厂外观,三层的8英寸工厂将以模拟和数模混合为主,做特殊的工艺,净化间则有两万平方米。行政管理大楼有连廊互连到净化室,也能直接通到8英寸厂。

“在设备方面,净化室已安置了大量的设备,除了光刻机等是新设备之外,大多是从海外购买的二手设备,因为二手设备价格比新设备成本更优,而且保养得好翻修也容易。因为疫情隔离耽误了一段时间,现在陆续复工了,正在做调试,设备维修、测试也在同步进行。同时从日本、韩国等招入了很多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将带着年轻人操作、学习如何使用设备。” 张汝京详细说到,“110台二手设备已有91台设备翻修测试成功了。下一步将接上水气电,进展是非常快的,预计将于第二季度投产。”

而这与青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张汝京提及,去年年底青岛政府决定成立引导基金支持芯恩,先期投入30亿元,随着政府的投入,更多的投资机构、基金和合作伙伴也加快跟投,芯恩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对于青岛芯恩与宁波芯恩的关系,张汝京提到,当决定投入CIDM时,在宁波注册了芯恩公司作控股公司,宁波芯恩投资了青岛芯恩,两者并不冲突。

相比芯恩,海芯的进展更是“快”字当头。陈永正介绍说,海芯规划占地两百余亩,第一期生产厂房约17万平方米,同时还有预留厂房空间约5~6万平方米。在生产厂房中,海芯既可以生产12英寸芯片,也可以生产8英寸芯片,两种规格根据需求可以灵活调整。同时,如果有需要,海芯还可以生产第三代半导体6英寸芯片。


在产品方面,陈永正强调,海芯以数模结合为主,以取代进口为目标。服务对象非常广泛,以大湾区为例,电动汽车、充电桩、工业控制、生物医疗等领域都需要大量功率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等芯片产品。此外,深圳聚集了大量消费电子厂商,手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等都需要MPU。配合上述产业,生产功率芯片、图像传感器、唯一控制器等产品是海芯未来的方向。可以看出,大湾区的潜在客户群体非常大,只要可以生产出取代进口的中高端产品,客户根本不是问题,重点是要找到高端人才,将产品做出来。

半导体企业之间合作大于竞争 且有多种合作方式

当聚光灯都集中于芯恩与海芯时,业界对两者的竞争也产生了质疑。

被问及海芯与芯恩的关系之时,陈永正提出,中国半导体的路除了竞争还有合作这条路。海芯和芯恩不是竞争关系,双方不仅有经验交流,产能也可以互相配合,未来资本运作也可以彼此合作。一方面中国半导体市场非常大,海芯和芯恩处于不同区域,根本不存在竞争关系,未来在人才、产能甚至客户方面,双方都可以协作。另一方面,不像逻辑器件,数模产品以多样少量为特点,全球范围内很难找到一家数模企业是独立垄断的,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于CIDM模式的企业来说也意味着更多机会。

于是在思考如何真正让CIDM厂落地南沙自贸区的过程中,海芯找到张汝京博士帮忙。张汝京也为海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一是采购设备时尽量考虑二手设备;二是国产设备大都已达标,推荐海芯购买国产设备,其他国内难以供给的如光刻机、显影机等可向国外设备厂商购买;三是在材料方面,国内材料也取得巨大进步,包括靶材、研磨液、化学品、光刻胶等也尽量国产化;四是人才,建议不要在国内挖,而是去海外邀请丰富人才,尤其海芯是民企有活力,而陈总有很深的人脉,可邀请很多有经验的人士来训练和栽培国内人才;五是产品层面,湾区有很多企业,海芯可以与他们合作直接下单。

两大在业界纵横多年的高手一前一后涉入CIDM,或许渊源在多年前就已种下。张汝京回应到海芯担任顾问的原因时提到,在2003年,当时他领导的中芯国际希望能收购摩托罗拉 8英寸天津厂,谈判非常艰苦,而当时陈总代表摩托罗拉,在很多重要关头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最终让摩托罗拉总部同意合约,收购得以成功。收购之后,其产能从每月2-3万片提升到4万片,从第二年就为中芯国际贡献了诸多营收,因而也十分感谢陈总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忙,所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双方的友谊也一直延展到CIDM的蓝图之中。

张汝京还举了众多台湾厂商合作的案例来表明合作是“道”的道理,他说,可以换一个思路考量,国内单个厂跟国外相比都还不够强大,但两三个厂合在一起就会举足轻重,只有力量集中了,产品合作了,客户彼此支持了,各个厂发展才会更好,希望业界半导体厂能开展更多更深入的合作。

国企与民企应优势互补 协同合力

对于中国“芯”的突围,除在高端产品寻求突破之外,国企和民企更应并行。

陈永正就认为,中国企业需要从中高端领域进行突破。近期,在政府的支持下,国内许多晶圆厂正在建设中,引发业界对是否会发生重复建设的担忧。如果局限于低端技术,进行代工,那么确实有重复建设的担忧。但如果以取代进口为目标,致力于中高端产品,尤其是民营资本利用灵活的机制吸引海外人才归国,政府还是应该鼓励。毕竟更多产能建起来,更多产品做出来,各方合力才能做好中国自己的芯片产品。

相对于大型国企,民企可以通过灵活的机制吸引人才,采用灵活的方式与海外大IP厂商合作。陈永正得出结论说,中国“芯”进军中高端产品可以由“国家队”和民间力量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同时进行。大型国企进行大规模投资;而民企坚持产品导向,以灵活的方式进行突破。

而张汝京也分享了同样的观点,他分析说,对存储器等核心器件需要大量的投入,国企可担当重任,但在模拟、数模混合产品等领域,民企可发挥重要力量,国企、民企应一起分工合作,这样比较容易突破国外的封锁,进而达到自主可控。同时,国内的设备业、封装业发展快速,通过国企和民企的彼此协作,加大合作力度,产生的力量会更大,从而一起助力推进设备、材料甚至人才的发展。未来双方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将中国芯推向更高台阶,最终实现自主可控。

(校对/范蓉)

责编: 慕容素娟
来源:爱集微 #连线# #芯视野#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